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广西民族研究所"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壮族传统工艺美术述议(上)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 第4期 91-99页
作者: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所 
壮族传统工艺美术述议(上)覃彩銮工艺美术属造型艺术范畴,是匠师们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制作工艺,创作或塑造静态的艺术形象,达到反映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观念形态美的目的。壮族传统的工艺美术品,是其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壮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农耕文化特点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 第1期 73-76,7+78-80页
作者:李富强广西民族研究所 
壮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农耕文化特点李富强壮族的民间文学艺术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提炼和总结,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博。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壮族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生活,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侗族歌舞艺术及其整体感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 第4期 115-118,129页
作者:陈家柳广西民族研究所 
侗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侗族与壮、布依、水、仫佬、毛南等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支系,历史上称为侗僚、峒僚或侗家苗。到建国前,侗族处于落后的的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在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壮族“舞春牛”习俗初探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 第4期 82-87页
作者:黄润柏广西民族研究所 
“舞春牛”是壮族地区流行的一项传统文艺活动。其渊源于壮族先民的牛图腾崇拜,后来发展演变成一种丰收酬神和祈年求福的宗教祭扫性舞蹈,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社会功能。舞蹈动律朴实生动,形式复杂多变,内容丰富深刻,具有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嘹歌》:壮族歌谣文化的经典——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一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 第1期 88-93页
作者:覃乃昌广西民族研究所 
《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 ,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 ,经过文人的加工和删改 ,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歌谣集 ,它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民俗学价值、语言文化学价值和古文字研究价值。《嘹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壮泰民族传统审美观之比较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 第4期 24-31页
作者: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所南宁530021 
壮泰民族各居一方,相隔千山万水,但在传统的艺术种类、表现手法、文化内涵、艺术风格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却表现出诸多的相同或相似性。其原因除了人类在审美方面具有的共性外,还与壮泰民族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及其传统文化模式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探讨当前民族文化活动的特点及走向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 第3期 51-56页
作者:李妍广西民族研究所南宁530021 
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鲜明的国际性、民族性和现代性,以宏的大规模、非凡的气魄和独创精神,在短期内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热点和响亮的文化品牌,为南宁市增添了巨大的无形资产,给民族文化活动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本文在全面深入分析这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苗族傩戏艺术述论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 第3期13卷 107-111,106页
作者:过竹 邵志中广西社会科学院 广西民族研究所 
傩戏分布在今天中国大陆的西南与中南的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等民族聚居区。傩戏源于中国古代的傩祭,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文化活动的样式。 一、傩祭:蚩尤九黎集团祭祀阵亡将士的仪礼 军傩→傩俗→傩戏,构成了傩戏的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壮族干栏装饰艺术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1998年 第2期 154-161页
作者: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所 
干栏建筑是壮族富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住居形式。在干栏的营造过程中,壮族工匠遵循美的规律,在保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运用艺术的手法,对干栏的脊棱、檐口、挑手、门窗、柱头、柱础等部件进行刻意的装饰,构成各种造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壮族舞蹈文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1997年 第3期 123-136页
作者: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艺术学、民族学、宗教学等视角,对壮族舞蹈的特征、文化格局以及局限性进行探讨,以期对壮族舞蹈文化作宏观的、整体的把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