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艺术生入学分数低,纪律较为松散,要提高他们的政治成绩困难重重。时此,教师可通过优化教学环境、借助漫画艺术、利用多媒体平台等手段,激发艺术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最终提高他们的政治学科成绩。
摘要:统编教材的写作教学编排,已呈现出学术性写作的特征。如何设计这些学术性写作训练,不是只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领会课标精神就能实现的,还需要一线教师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其进行拓展性思考。
摘要:上好习题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目标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先学后教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但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内容的同时,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则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结合自己的认识,对习题课教学设计方面作些探讨,本人认为对习题课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摘要:笔者在广西园丁工程研修期间,遇到过《等比数列Ⅱ》如何设计的问题,这节课属于等比数列的第二课时,由于在第一课时已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因此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对等比数列定义的巩固及深化,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等比数列的性质.通常情况下,教学采用讲授法或练习总结法,但主讲本课的都安高中的韦树忠老师却在What if not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创新教学设计.
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讲述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其中设计了"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氢氧化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两个实验,内容清晰,但是彼此之间联系不大,且对铝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没有明确描述,需要教师额外补充内容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清铝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而通过"探究实验——发现问题——科学探究——归纳总结"的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建立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学会选择实验室制备Al(OH)3的方法,同时获得有关Al2O3和Al(OH)3性质的相关知识。
摘要:音乐欣赏对高中学生理性素质的培养,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方面的音乐能力:第一,在音乐活动中,能熟练地运用相关音乐术语、音乐审美术语进行交流,包括用领悟、推理来界定音乐问题;第二,能从作品的产生、结构、历史、文化的视角来对某一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第三,能够把音乐与其他姐妹艺术,能把音乐与其他任何相关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的分析进行融会贯通、比较与概括。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