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广西节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2008年 第4期31卷 55-60页
作者:覃振锋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近十年来广西的节庆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文章认为,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明确其战略平台的定位,在创意资本化等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三空间:理解真人秀节目与电视文化的现代性之维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2009年 第9期32卷 158-161页
作者:王绍辉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电视是一种现代性的文化形式,它是现代艺术与文化生产、传播、接受的中心。当代流行的真人秀节目,典范地呈现出现代艺术文本与当代大众审美接受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它特别地表现在电视审美接受中的第三空间之中。第三空间来源于审美人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西国有演艺产业体制改革的路径设计与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2007年 第3期30卷 138-142页
作者:覃振锋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演艺产业与出版、影视、旅游、娱乐、节庆会展等文化创意产业六大支柱领域存在着上下游的互动关系,它的制度创新将推动整个广西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广西国有演艺产业体制改革成为广西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和切入点。文章认为,广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谐:从中国文艺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2007年 第1期30卷 163-166页
作者:王绍辉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通过对中国文艺的简略扫描,试图说明在人与社会、人与内心、人与自然三种关系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反映了中国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对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桂林抗战文艺的繁盛景观及其效应
收藏 引用
《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 第8期 90-100页
作者: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救亡艺术家由沦陷区撤到西南大后方,使桂林成为大后方抗战文化活动中心之一,出现了文人荟萃、艺术繁荣、作品丰硕、出版兴盛、艺术活动频繁的繁盛景观。桂林抗战文艺的繁盛,促成了桂林"文化城"的美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浩劫中的沉浮:“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西文学
收藏 引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1期26卷 80-86页
作者: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文革”十年,广西文艺组织、作家、艺术家遭受了严重破坏和伤害。在这样的年代里仍有不少老一辈作者,如秦似、莎红、王一桃等,坚持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写出真实的现实和内心的真切情感。“文革”后期的工农兵创作,虽然仍有一些“文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扶植发展广西文博艺术品产业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 第2期 5-8页
作者: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广西文化产业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千亿元目标,必须扩张规模,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文化产业新增长点。广西文博艺术品产业目前刚刚起步,是广西文化产业的新业态,需要大力扶植和培养。通过扶植美术品创作、培育和壮大文博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战时期徐悲鸿、关山月等国画家在桂林的创作
收藏 引用
《抗战文化研究2013年 第1期7卷 238-250页
作者: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战时期,一些著名的国画家来到桂林,在这里开展抗日救亡艺术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从事国画艺术创作,产生了一批艺术精品。文章介绍徐悲鸿、关山月、尹瘦石、阳太阳等国画艺术家在桂林的活动与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西抗战和二战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抗战文化研究2009年 第1期 243-255页
作者: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广西有丰富的抗战文化资源,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遗址、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各国反战人士留下的二战遗址(简称"抗战和二战遗址")和相关文物,内容十分丰富,形成了类型多样、内涵丰厚、特征鲜明、影响较大的特点。本文研究广西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广阔天地里——《壮学三考》跋
收藏 引用
广西文史2001年 第2期 61-66页
作者:丘振声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50年代末,我大学毕业来到广西艺术学院任教,先后讲授过“艺术概论”与“中国戏曲文学史”等课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