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时代困局与优化路径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2年 第12期 109-112页
作者:张娟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商业成功,引发国产动画电影投拍热潮,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带来起色和希望,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迎来国产动画电影的高光时刻,点燃观众对本土动画的热情和信心,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农村”:作为媒介场域的影像呈现与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综述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9年 第19期 108-112页
作者:朱婧雯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 
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村作为一种乡土之上的社会形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源,也是最能反映和体现民俗特色的场域所在。作为以影像艺术反映和呈现乡土文化、书写乡土民众生活、还原乡土人文形态的农村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漫画Sunny看松本大洋的人物塑造技巧
收藏 引用
《动漫研究》2024年 第1期 111-116页
作者:刘晨阳 杨明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 
Sunny(《星之子》)是被业界奉为天才的日本漫画家松本大洋的最新代表长篇漫画,此作品以松本大洋自身的童年经历为蓝本,描写了一群被迫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的故事。其中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细腻的描写、对分镜技巧炉火纯青的使用和独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态影像对低幼儿童认知的影响研究——以动画为例
收藏 引用
《动漫研究》2022年 第1期7卷 255-260页
作者:刘倩 周鑫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影视艺术系 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 
动态影像对低幼年龄儿童的认知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内影响其个人实体化,从外影响低幼儿的社会关系以及自我认知。动画是动态影像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深受低幼儿喜爱的影像载体,5G时代的到来为动画带来了发展契机,本文探索动画对低幼儿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平平安安反邪教》看动画公益宣传片的创作之路
收藏 引用
《动漫研究》2020年 第1期 122-124页
作者:钟骥 梁怡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 
公益广告是政府相关部门或社会团体向观众阐明社会责任,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运用一定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创作手段,从良性角度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动画涉入公益广告创作领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图与接受:动画幻觉叙事的阐释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8年 第8期 158-161页
作者:侯李游美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副教授610106 
作为一种运用影像讲故事的独特艺术形式,动画叙事对动画艺术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因其拥有强大的想象力媒介,导致动画的幻觉叙事与绘画、电影的幻觉机制各不相同。本文从阐释学维度研究动画幻觉叙事的表意机制、美学特征和接受机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个人经验、地方色彩与“中国性”表达——四川当代青年作家论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23年 第5期 199-206页
作者:代波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 
近年来,四川青年作家从个人的成长经验出发,书写本土乡村和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个体与时代,不断探索本土文化的表达方式。他/她们在差异化写作中努力建构和保持同一,把地方的小叙事同民族国家的大叙事有效地融会贯通,用特殊的地方表征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以来中国动画电影的神话“故事新编”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24年 第1期 110-117页
作者:苟强诗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 浙江大学 
“新时代”以来中国动画电影进入一个新的神话“故事新编”时期,它将中国传统神话与当代动画审美融为一炉,形成了传统神话人物的身份探寻与认同建构,神话叙事的现实性起源与人生指向的叙事主题,呈现出故事的“创编”“象征”“原生”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行为——以赫伯特·布鲁默《电影与行为》为对象的考察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 第10期43卷 163-168页
作者:卢康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 
如何测量电影对观众行为的影响,是社会学、教育学等社会学科较早介入电影研究的诉求所在,但在电影人文学科化之后,却很少再被提及。20世纪20—30年代受佩恩基金会资助的赫伯特·布鲁默电影影响研究,较好地体现了此类基于传播学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体融合发展新样式、新阶段与新挑战
收藏 引用
《中国出版》2022年 第8期 38-42页
作者:许志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 
随着媒体融合理念的逐步普及与新一代“智能+”技术集群创新应用层出不穷,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在历经整合阶段和初步融合阶段之后,迈入了深度融合阶段。一方面,业界积极利用5G、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区块链等新兴科技,不断探索媒体融合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