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成都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抗体网络的邮件过滤器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 第5期35卷 811-814页
作者:匡胤 黄迪明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四川内江641002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54 
抗体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免疫原理的神经网络模型,已有实验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无监督竞争学习能力。但对抗体网络的研究目前还集中在原理介绍和实验验证上,没有将其应用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先例。在保留抗体网络的结构自动生成,基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云计算信息处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科技通报》2012年 第8期28卷 100-102,106页
作者:刘燕成都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成都611130 
研究面向云计算的智能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与集约化数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面向云计算的智能管理系统原型,数据空间的模式规范化理论和需求归约化方法,实现云计算个性化管理;采用分离式管理架构,实现按需双向动态一致性维护,多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1:1数字化学习背景下协同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年 第2期 207-208页
作者:唐瓷成都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成都温江611130 
全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协同学习模式的实现提供可现实可能性,协同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现主要从学习共同体和学习资源平台建设两个方面来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嵌入式操作系统封装层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2003年 第5期23卷 89-91页
作者:何先波 钟乐海 芦东昕四川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四川南充637002 中兴通讯成都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文中对嵌入式操作系统封装的必要性作了较详细地论述,并以商用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对通信类产品的封装为例对封装层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个人能力模型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探究
收藏 引用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 第11期30卷 122-124页
作者:刘燕成都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成都611130 
计算机公共课是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现在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这种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催生教育领域的理论及实践诸多创新,总体来看,使教育资源的利用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离散消失排队的网络最大流计算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年 第10期37卷 2608-2612页
作者:魏娟 张丽 张洪 郭阳勇成都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成都师范学院智能计算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四川成都611743 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为有效描述计算机网络中的最大流问题,基于离散消失排队和三维元胞自动机提出一种计算方法。利用线性分形稳定运动降低数据包突发性,利用离散消失排队和元胞自动机刻画系统最大流状态以及数据包传输过程。通过仿真实验,研究影响该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能量优化方法的petri网系统的可达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2期19卷 243-245页
作者:苏辉 李为华 陈帆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河南信阳464000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petri网系统的可达性问题是系统的状态、行为分析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了通过建立能量优化模型方法和神经网络技术来实现可达性问题,并给出了能量优化模型的神经网络算法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柱形分子N_(66)的稳定因素
收藏 引用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 第3期29卷 102-109页
作者:周宏伟 高晓玲成都师范学院分子设计研究所成都611130 成都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成都611130 
最近的理论研究表明,氮笼分子内含有多个五元环和三元环、具有柱形结构和较多数量的层是分子稳定的因素。文章对纯氮氮笼N66(具有D3h对称性)的分子结构和能量在B3LYP/cc-pVDZ计算水平下进行探究。为了更全面地理解N66分子的结构,我们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互信息博弈的侧信道攻击安全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2012年 第B06期39卷 69-71页
作者:姚剑波 张涛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遵义5630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卫士通公司成都610041 
侧信道攻击的攻防过程可以视为互信息博弈过程,博弈的双方分别为密码设备设计者(防御方)和攻击者。防御方的博弈目标是通过制定相关的防御策略,减少由侧信道泄漏所引发的局部风险和全局风险;对攻击方而言,其博弈目标正好与之相反。从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动力学聚类技术的银行信贷风险挖掘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 第14期30卷 3478-3480,F0003页
作者:向剑平 唐常杰 陈瑜 胡进军 左劼 易树鸿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贵州遵义563000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遵义市建设银行信息部贵州遵义563000 
借鉴物理学中动力学原理,提出基于动力学理论的聚类参数挖掘策略,并应用于银行贷款数据风险评估。定义了聚类动力学参数挖掘概念、g-平均、簇的-相似、风险相似度等概念,提出基于聚类动力学参数挖掘的聚类策略挖掘算法CSMA(clustering s...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