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扬州市育才小学"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的实践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学园》2018年 第27期11卷 78-79页
作者:朱珍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扬州市育才小学开设了专门的整本书阅读课。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编订的教材,也缺乏相应的培训,教师在整本书阅读课教育实践上困难重重。结合低年级阅读交流课《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的案例,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满足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四下“跨越式跳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6年 第7期 146-148页
作者:窦晓宁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设计理念】"跨越式跳高"是四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采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由关注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转变为关注学生主体的自觉体悟,力求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学习任务群,探索阅读策略
收藏 引用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年 第10期 23-25页
作者:张耀耀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学习任务群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的学习任务,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和单元阅读模式,并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学情调研为有效教学精准导航——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年 第7期 42-47页
作者:林俊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教学应该有的放矢,但是知易行难!如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因需而教,为困而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走进学生内心、了解真实学情,准确地知晓学生“现在在哪里”,从而为学生“到哪里”找到方向感,“如何到那里”设定线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革命传统题材教学探索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论坛》2022年 第29期 101-102页
作者:朱珍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教学和项目化学习均具有真实性、开放性、挑战性等特点。笔者探索基于项目化学习方式的教学过程,即制订目标、设计驱动性问题、实施行动、成果展示与评估,为学生构建语文学习与革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结路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碎片”到“系统”——基于核心素养的木刻版画单元教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论坛》2022年 第29期 40-41页
作者:刘娟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本文以木刻版画单元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如何对原有教材中的版画内容进行梳理、重组、创新,帮助学生实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深度学习,借助问题情境、任务单、真实评价等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数的多重含义及其教学
收藏 引用
小学数学教育》2015年 第3X期 29-31页
作者:林俊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本期《教学视点》栏目的研讨主题是"分数的认识"。内容主要包括:对分数多重含义的具体阐述,儿童建立分数概念的心理过程和特点分析;苏教版教材中有关分数认识内容的设计思路与编写特点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建立分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指向高阶思维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与分析——以英语角A Stingy Merchant的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参考》2024年 第15期 57-60页
作者:颜瑾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225000 
在以素养教育为主旨的课程改革背景下,高阶思维集中体现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意识薄弱,且缺乏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班级阅读共同体的小学语文课程行动研究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 第20期 43-46页
作者:朱有伟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扬州225000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阅读效率低和阅读时间不足等情况,设计并开展了“培育阅读共同体,促进语文学习”的行动研究。该研究基于班级实际和语文课程,在培育阅读共同体,组织、实施教学,评价阅读共同体的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动态了解学情中精准施教
收藏 引用
小学数学教师》2022年 第11期 8-11页
作者:林俊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双减”背景下,关于作业设计的研究如火如荼。作业似乎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罪魁祸首”。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才导致了“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根本原因是没有守住课堂教学的底线。对于课堂教学,不少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