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昆山市培本小学"
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还教育以艺术——一个后进生的心育点滴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2003年 第01A期 34-35页
作者:郁美娟昆山市培本小学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 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顾佳,个子矮,坐在第一排,整天笑眯眯的。但你可别被他的假象蒙骗了,他每天拖拉作业,有时干脆不做。老师批评他,他两眼一翻,头高高昂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家庭附近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2001年 第24期 40-41页
作者:郁美娟昆山市培本小学 
《社会》第一册《家庭附近的社会生活环境》一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只有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落实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 一、巧设导语 教师揭示课题时,应注意从学生的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数课堂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和整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案例设计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小学电教(下)》2013年 第9期 21-22页
作者:王燕昆山市培本小学 
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个信息技术广泛地进入数学学科,数学学科广泛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笔者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发现利用新媒体新技术,SMART白板中的强大的交互功能和多种技术,可以让小学的数学课堂焕发活力,注重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思维导图在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收藏 引用
《成才之路》2023年 第2期 125-128页
作者:朱玢玢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江苏昆山215300 
美术是一门视觉、造型艺术,其图形与创意思维的融合是当前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的这一特征与思维导图的形式、作用有相通之处。因此,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思维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文章以学生为观察研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学美术教学结构的构建
收藏 引用
《书法赏评》2023年 第5期 27-29页
作者:蔡安琪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在信息科技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以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突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将信息技术工具恰当地运用到课堂上,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踏雪寻梅乐趣多 媒体添翼相辅成——以《踏雪寻梅》教学为例谈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收藏 引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 第4期 122-122,124页
作者:杜陆伟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踏雪寻梅》一课是江苏省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冬天的故事》中的一首歌曲。由刘雪庵先生作词,黄自先生作曲于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作品。歌曲非常简短但意境高雅,黄自先生作曲充分地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思《厨房技术》STEM案例
收藏 引用
小学科学》2022年 第2期 43-45页
作者:张丽娜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江苏 
顺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STEM成为我国教育关注的焦点。文以美国教材《科学融合》二年级第九单元的《厨房技术》为例,追寻STEM课程案例的设计意图和整体脉络,为我国开展STEM课程提出“三个明确”的针对性建议:(1)明确STEM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收藏 引用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3年 第11期 52-57页
作者:王微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215300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形式变革的应然取向,但如何落实大单元教学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从深入分析教材开始,以单元大概念统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立足核心素养,确立单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小学生的合唱能力
收藏 引用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年 第12期 96-97页
作者:牛少丽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优美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还能使他们得到感情的满足,获得美的熏陶,进而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听觉和乐感的养,更有利于发展综合音乐素质,文章介绍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文:在“微课程”中徜徉——《猴王出世》微课程设计初探
收藏 引用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年 第1期 28-29页
作者:李雯婷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如何改变传统课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微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可能。人性化的学习方式,一对一的指导,使学生学得自由,掌握得扎实。借助网络,设计微课,尝试着设计一堂别开生面的《猴王出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