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昆明市五华区永昌二小"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抓准“段眼”统领全篇──《詹天佑》教学谈
收藏 引用
《云南教育(学教师)》1996年 第5期 34-35页
作者:王红昆明市五华区永昌二小 
抓准“段眼”统领全篇──《詹天佑》教学谈昆明市五华区永昌二小王红段眼,即一段话中凝聚该段整体内容的关键部分。《詹天佑》可分四个逻辑段,每段都有其段眼。抓准段眼组织教学,可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一、寻找段眼,理清脉络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见了,亲人》艺术谈
收藏 引用
《云南教育(学教师)》1995年 第10期 34-34页
作者:王红昆明市五华区永昌二小 
《再见了,亲人》是一曲中朝人民友谊的颂歌,文章在提炼典型,抒发感情方面很有艺术特色。 一、找准角度,提炼典型 中朝人民的友谊是在战火硝烟,枪林弹雨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为了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们共同生活,并肩战斗,谱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异曲同工之妙——两首古诗的比较
收藏 引用
《云南教育(学教师)》1995年 第11期 31-31页
作者:王红昆明市五华区永昌二小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元代大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两首七言绝句都以庐山为描写对象,然而反复推敲,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它们在构思、立意、韵味、风格上迥然有异。 一、绘景立意,各有侧重 《望庐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穷人》教学随想
收藏 引用
《云南教育(学教师)》1995年 第6期 36-36页
作者:王红昆明市五华区永昌二小 
《穷人》描写了渔夫和他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惨死后,不顾生活的艰辛,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遗孤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的悲惨生活和善良、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对人物心理描写细腻,耐人寻味,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蒲台的苇》教学谈
收藏 引用
《云南教育(学教师)》1996年 第6期 36-36页
作者:王红昆明市五华区永昌二小 
《采蒲台的苇》通过赞美苇,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淀人民勤劳、勇敢、机智和不怕流血牺牲精神的赞美。文章感情真挚,托物寄情,借物赞人。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好中心思想,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