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请进来 走出去”——论晋中学院音乐学院特色化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14年 第11期 41-42页
作者:王珊珊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晋中学院音乐学院是一所本科类高等院校,坐落在富饶的晋中大地上,汲取着地方民间音乐的充足养分。这些给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民间艺术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者。晋中学院音乐学院着眼于实际,拓宽办学视野,将办学理念定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晋绥抗战戏剧的文艺特征与当代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9年 第11期 83-84页
作者:常晓菲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戏剧艺术通过生动感人、特色鲜明的表演,对于受众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极大。抗战期间,在晋绥抗日根据地这块红色沃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戏剧运动,他们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共同的战斗和生活为戏剧创作提供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视音乐艺术的类型、功能与实践——评《影视音乐艺术》
收藏 引用
《传媒》2018年 第24期 103-104页
作者:王晓燕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在当前影视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影视和音乐的结合为影视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也为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影视作品为核心的影视音乐的兴起,既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成熟,也扩展了音乐的生存空间。但是,影视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韵·歌鸣——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8年 第11期 101-103页
作者:李毅梅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古代诗词与近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兼具古代文学与歌曲艺术的声乐作品类型。古诗词艺术歌曲"诗乐合一",不仅具有内容上的意境美,也包含了音乐上的韵律美。本文通过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竹笛艺术发展脉络探析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5年 第4期 157-158页
作者:张娜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竹笛是历史最为久远的中国乐器,竹笛艺术随着不同历史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在音乐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断演变由合而分,异彩纷呈。本文以竹笛艺术的发展脉络为线索,对不同时期竹笛艺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初步的梳理与分析,力图勾勒竹笛艺术的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戏曲的视角阐释当代竹笛艺术南派风格特征及形成路径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8年 第4期 182-184页
作者:张娜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近年来"接通"、"跨界"、"跨学科"等相关概念逐渐兴起,治学理念正在发生着转变,这说明了传统学科界域、学科意识与治学方法的变化,同时也为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正是从跨界与接通的理念出发,以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情行腔 气韵生动——议二人台传承人邬满栋的演奏风格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4年 第3期 230-231页
作者:张娜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邬满栋是我国著名的竹笛艺术家,山西省二人台艺术的传承者之一,从艺五十余载,其凭借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色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从切字吹奏、叮格手法和以情行腔这三个方面出发,对其演奏风格进行了归纳梳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吕梁革命老区女性主题民歌中的音乐形象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8年 第4期 117-120页
作者:常晓菲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吕梁革命老区时对吕梁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吕梁传统民歌作为反映吕梁精神的重要载体,融合了吕梁山脉和黄河文化的特征,沐浴了抗战时期晋绥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精神,作为我国民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在悠久的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礼相合 礼艺齐行——探析先秦时期的艺礼关系现象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3年 第12期 144-146页
作者:王珊珊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在浩瀚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屹立在这神秘而古老的东方土地上,并孕育出了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先秦时期的一大批艺术文物不仅有着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造型价值,更重要的是还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基因——礼的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琴曲《平湖秋月》中的“意境”美学阐释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8年 第10期 118-120页
作者:冀里萃晋中学院音乐学院 
意境"是我国传统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精神与审美特征。《平湖秋月》原为吕文成创作的同名粤曲,1975年由陈培勋先生将其改编为同名钢琴独奏曲。文章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意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