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随着大型采煤设备的广泛应用,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及变形破坏日益显著,因此需要增加巷道空间,支护施工难度也随之提升。为优化巷道设计,文章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深入分析不同形状巷道(如矩形、圆形等)的围岩应力分布及塑性变形特征。在综合考量施工难度、时间成本及后期维护复杂性后,推荐采用矩形巷道,在提升巷道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便于围岩支护,以实现煤矿快速掘进与安全生产的双重目标。
摘要:为解决高瓦斯矿井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积聚危害安全生产问题,通过工程调研、室内实验、精细化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的综合方法研究了Y型通风护巷充填墙体合理参数设计。结果表明:膏体材料制成的标准试件在养护时间为10 d时单轴抗压强度已达到最终强度的89%;采空区、充填墙体和煤岩层选用不同本构方程的精细化三维模型的模拟结果更加准确;充填墙体宽度为2.5 m时巷道围岩锚杆/索轴向受力、移近变形量和塑性区控制效果最优;现场应用期间巷道横截断面大于9.0 m2,充填墙体自身所受承载力小于其自身单轴抗压强度;可见充填墙体为2.5 m时设计合理。
摘要:为了解决火成岩侵入区巷道存在的围岩变形量大、支护结构失效等问题,以永定庄矿火成岩侵入区5102巷为背景,火成岩侵入区巷道具有顶板突发断裂和冒落、巷帮片帮严重、锚索锚固效果差等特征,通过钻孔窥视可知,巷道围岩裂隙发育主要在2.4~2.6 m,且左帮的破碎程度及范围都要略大于右帮,提出普通锚索封孔注浆支护技术,设计了普通锚索补强加固支护和普通锚索封孔注浆补强加固支护方案,通过FLAC3D分析比较了以上2种加固方案下火成岩侵入区巷道围岩变形量、塑性区域范围和锚索受力。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锚索封孔注浆补强加固支护下巷道顶底板及两帮最大移近量分别减少了12.2%和41.5%,两帮围岩剪切塑性区缩小了39.6%,锚索受力极值降低了33.8%,进而确定了普通锚索封孔注浆补强加固支护方案为更优方案,控制围岩变形效果更好。
摘要:以云冈煤矿8402工作面充填开采为背景,首先制备了5种不同配比的矸石浆,开展了泌水率、凝结时间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根据使用要求和成本要求选择了合理的矸石浆配比,并进行了充填液压支架与充填开采工艺设计;考虑岩体力学参数随开采应力的变化,基于HoekBrown模型,采用FLAC3D软件研究分析了有无充填2种条件下8402工作面顶板覆岩的变形破坏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和粉煤灰用量分别为180 kg/m^(3)和210 kg/m^(3)时,可同时满足云冈煤矿8402工作面充填开采使用和成本要求;无充填条件下8402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约18~25 m,裂隙带发育高度约108 m;而85%膏体充填条件下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约36~40 m,裂隙带发育高度则约43 m;85%膏体充填下工作面向前推进120 m后,其地表最大沉降和最大倾斜基本保持为165 mm和2.62 mm/m不变,小于规范的规定要求,能够确保地面建筑的安全。
摘要:在新经济形势下,大型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做好相关工作才可以让公司发展始终动力十足。大型企业应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公司资金使用的效率。作为大型企业本身,不仅要追求物质收益,还应担负社会责任,所以,保障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导向的大型企业资金管理应运而生。公司应致力于优化资金管理体系,促进公司的运营与发展。本文分析了资金管理在大型企业中的必要性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解决相关问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量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对水泥窑余热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水泥制造行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围绕热资源的特点和水泥窑余热发电热力系统的方案设计展开研究。
摘要:在煤矿掘进过程中,对巷道的断面尺寸和支护进行合理设计十分重要。结合煤峪口矿的部分实际情况,分析了煤矿掘进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重点阐述了锚杆支护设计,以期为煤矿掘进巷道支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雁崖煤业公司2302巷受断层及8301采空区影响,在掘进期间出现顶板破碎、冒顶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巷道安全快速掘进。通过技术研究,合理分析了传统巷道支护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原支护进行优化。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优化后的支护设计能够满足应力破碎区顶板支护要求,控制了破碎顶板离层、下沉现象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摘要:针对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要求,进行传动滚筒的结构设计计算,并对所设计的滚筒结构进行承载能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滚筒能够满足系统的使用要求,滚筒结构中存在最大应力及最大变形的位置,可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提高滚筒的使用寿命。
摘要:矿用提升机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安全被逐渐重视,且基于煤矿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矿用提升机的实时监测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便实现煤矿生产系统集中控制和监测。基于此,针对矿用提升机工作环境对有线监测的困难,或者对无线监控需要建立独立的监测基站成本太高以致无法实现提升机监测数据多渠道共享,因此基于新提出技术,实现矿用提升机监测数据低成本,多渠道共享。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