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陶瓷艺术与工程教育事业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特色教育新型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和分析它在历史发展中切合的特点从理论层面重新分析它的功能和作用,以此期望加快陶瓷艺术与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办好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特色教学。
摘要:内容丰富和结构合理的陶瓷艺术档案是陶瓷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支撑,是构建陶瓷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分析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档案的概念、特点、现状,提出陶瓷艺术档案资源整合和结构转型的思路,介绍陶瓷艺术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功能,为构建陶瓷文化软实力做好基础性工作。
摘要: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原为陶瓷学院美术系)的办学历史悠久,创办于1958年,已经历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五十年的办学,最明显的特色是从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中谋求发展,从陶瓷艺术的不断创新中取得生机。
摘要:本文从追“新”入手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公共艺术设计作为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启迪智慧,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作者结合当前本院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与方法,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摘要:随着我国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简述了开辟以工艺结合为特色的新型专业的意义.详细论述了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陶瓷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要:曹春生,1960年1月生于景德镇,江西都昌人,文学硕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雕塑系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江西省美协雕塑艺术委会副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设计资格证持有者。
摘要:大学校园标识系统,作为校园文化、信息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导向的载体,更是学校形象的代表。首先,通过对景德镇陶瓷学院湘湖校区标识系统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在对陶院这个中国唯一以陶瓷为特色的多科性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调研和研讨的过程中,能够较为深入地认识、体会到校园环境标识系统的设计不仅仅是一块导向牌,更是融入环境与建筑中的一件艺术品,因此,校园标识设计应该结合校园景观,并在充分运用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上,做到与文化、地域相结合,融入更多的人文性与地域性等观点。最后针对景德镇陶瓷学院湘湖校区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解决策略,对优化国内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高校的周围。高校附近的地摊文化俨然成为一种流行和标志。地摊表面上似乎为一座城市的特色街道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却不知在光鲜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由于很多地摊并没有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地方文化逐渐丢失,使得许多的高校附近的地摊有其形而无其魂,不仅严重影响了交通还为街道的整洁分降低了不少。景德镇陶瓷学院老校区陶艺街的地摊也同样出现了这些问题。本文将会提出把网络微店概念引入地摊设计与规划,希望能解决景德镇陶瓷学院老校区附近陶艺街地摊所带来的问题。
摘要:提出高校陶瓷名人艺术档案的概念和种类及收集对象,分析陶瓷名人艺术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以及设计陶瓷名人艺术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实例。
摘要:设计艺术专业是一门实际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高校设计艺术学专业的现状和培养目标,提出欲培养和提升教师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构建教学实践平台并以此拓宽教师和学生接触实践的渠道,是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需求,也是有效途径。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