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视野下的德国与广东
收藏 引用
《广东教育(职教)》2024年 第7期 139-142页
作者:张龙云 杨宏海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一、从遥远的“东方丝国”到照亮时代的“中国近事”由于地理空间和古代交通工具的限制,19世纪之前的中德交往更多存在于精神想象世界。德国对于中国的想象,是在中德文化互动过程中依据自身需求而建构的有别于“自我”的“他者”形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派诗人陈江帆
收藏 引用
客家文博》2018年 第4期 4-6页
作者:郑少斌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陈江帆,梅县人,曾与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等并列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但是,陈江帆的名字现已鲜有人知。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主编《百年新诗》收录陈江帆的诗歌,介绍却只有寥寥一句话:“生卒年不详。现代派诗人,诗作多见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英强:从象征派诗人到文化学者
收藏 引用
客家文博》2018年 第2期 7-15页
作者:郑少斌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林英强,广东梅县杨桃墩(今梅州市梅江区金山街道)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颇为活跃的诗人,是李金发推崇的象征派诗人,还创作了不少抗战散文诗,在香港诗坛也有相当影响.或许因其后来移居南洋,一直任职于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报界,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金发对梅县现代诗人的影响——以林英强和侯汝华为例
收藏 引用
客家文博》2019年 第1期 4-7页
作者:郑少斌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李金发是中国新诗史上具有开拓影响的诗人,朱自清曾评价说,'李金发是将法国象征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李氏的诗,许多人抱怨看不懂,许多人却在模仿着。'本栏目去年提到的两位梅县籍现代诗人林英强、侯汝华,正是从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帆:从抗战走来的诗人、词作家
收藏 引用
客家文博》2018年 第3期 5-10页
作者:郑少斌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近日在写侯汝华、林英强文章的过程中,发现有客籍诗人金帆被香港新诗史多次提及,有着相当的地位和影响。金帆对我们而言,或许真有些陌生,目前所见资料较少,家乡梅州的报刊似乎也未登载过相关文章。金帆作为一名从抗战时期走来的杰出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革命诗人的侯汝华
收藏 引用
客家文博》2018年 第1期 3-6页
作者:郑少斌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侯汝华(1910—1938年),梅县三坑麻子岗良训堂侯屋人,是上世纪30年代诗坛上比较活跃的一位优秀诗人。或许因为英年早逝,或许因为生于乱世,侯汝华成了鲜为人知的诗人。然而历史终不会遗忘,近年来杨宏海、关梦南(香港)等知名学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温丹铭对饶宗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客家文博》2019年 第2期 4-7页
作者:郑少斌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梅州地区古来文风鼎盛,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诗家辈出。黄遵宪《梅水诗传集序》有言:“嘉、道之间,文物最盛,几于人人能为诗。”而在近现代诗坛上,梅州也拥有许多杰出诗人,在广东乃至全国都颇负盛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加强对梅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丘逢甲的中秋“诗话”
收藏 引用
客家文博》2019年 第3期 4-5页
作者:郑少斌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梅州地区古来文风鼎盛,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诗家辈出。黄遵宪《梅水诗传集·序》有言:“嘉、道之间,文物最盛,几于人人能为诗。”而在近现代诗坛上,梅州也拥有许多杰出诗人,在广东乃至全国都颇负盛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