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5,230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任务逻辑与小学语文单篇教学转型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25年 第10期 5-8,34页
作者:王崧舟杭州师范大学 
我们都清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无疑是语文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念和有力工具。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体验;又似一把精准的梳子,梳理着语文教学的复杂脉络。学习任务群被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叔同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职史述
收藏 引用
《美育学刊》2025年 第2期16卷 89-95页
作者:曲子昱 陈星杭州师范大学李叔同美育学院杭州311121 
李叔同于1912年秋起任教于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的高师图画手工专修科,同时开展全校的音乐、美术教学,直至1918年夏出家为僧,前后共7年,实际教学时间为6年。在这期间,他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成就,并培养出众多艺术英才。关于李叔同在浙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典型科研场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的差异性分析——学科背景与人工智能素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5年 第2期37卷 92-101,112页
作者:李艳 朱雨萌 孙丹 许洁 翟雪松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推动了科研范式的转型,有助于复杂科研问题的解决。分析GenAI在科研场景中的使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智能化科研建设。基于对浙江大学1226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科研中使用GenAI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轻击重,以笑写泪——论刘震云《一日三秋》的延津寓言
收藏 引用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38卷 57-62页
作者:严沈幽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1121 
刘震云的新作《一日三秋》延续着他谐谑、游戏式的叙事风格,以“笑话”为核心串联起了神、鬼、人三界,讲述了延津市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经历。然而,在这些笑话、调侃的背后,是生活之烦闷与人生之沉重,由此小说达成了以轻击重的叙事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国现代学徒制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大学教学》2025年 第1期 122-128页
作者:沈忠华 裘泽韬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不详 
学徒制作为一种通过口头教学及身体示范传递技能的教育方法,它的核心在于其以工作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直接投入职业实践中去学习。英国鉴于自身国家的实际情况,成功地进行了现代学徒制度的重建,并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范,这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种死亡之间”:论青主的艺术形上学思想
收藏 引用
《美育学刊》2025年 第1期16卷 78-84页
作者:高宜琳 朱璟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1121 
艺术形上学于18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背景下诞生,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于艺术形上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当时的知识分子莫衷一是。以王国维为代表者力主调和,而青主却提出真正的音乐应“向西方乞灵”。其艺术形上学思想集中体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素养导向的小学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以“用算法解决问题”单元学习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5年 第1期 60-62页
作者:陈淑荞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本文从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设计的内涵出发,分析素养导向的信息科技单元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方法,构建了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模式,并以“用算法解决问题”单元为例进行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身视角下当代博物馆美育空间优化探究
收藏 引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42卷 63-68,74页
作者:郭铱 季琳琳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1121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身体—环境互动对人的感知与理解具有重要影响。在博物馆美育领域,博物馆设计与运营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是:实体空间打造不注重人与物的关联;物品陈设不注重公众的情绪体验;大型展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度教学理念下的诸子散文教学设计——以《〈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例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 第12期 8-10页
作者:方文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浙江杭州310030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深度教学理念开展教学设计。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中的诸子散文为例,为了深入阐述与诠释诸子散文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体认诸子思想观念的不同侧面,参与思维训练,寻求精神成长,最终提升学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移动物联技术的儿童陪伴机器人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物联网技术》2025年 第6期15卷 97-101,106页
作者:陈松涛 安康 孟繁录 康鑫红杭州师范大学工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针对目前中国家庭少子化,儿童照顾“赤字化”现状,为解决传统的教育资源和家庭陪伴难以完全满足孩子个性化发展需求这一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移动物联技术的儿童智能陪伴机器人。系统开发由移动管理平台和机器人终端组成,机器人终端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