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以大环化合物为主体的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通报》2018年 第9期81卷 771-779页
作者:胡甘霖 刘慧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05 
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主客体分子识别,主体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与客体分子结合并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大环化合物由于拥有特殊的环状结构,可以与客体分子高效结合,配合荧光团可开发性能优异的传感分子,从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4-芳基-3-羟基异噻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与生物工程2022年 第4期39卷 24-28页
作者:周聪伟 林义峰 郭林朝 肖胜 巨修练 刘根炎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205 
以3-羟基异噻唑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4-芳基-3-羟基异噻唑衍生物,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昆虫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抑制活性及杀虫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100μmo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虫章鱼胺受体激动剂亚氨基杂环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与药效团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与生物工程2022年 第6期39卷 28-32页
作者:林义峰 黄成 万幽兰 巨修练 刘根炎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205 
昆虫章鱼胺受体(O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杀虫剂靶标。基于美洲蟑螂OAR激动剂2-芳基亚氨基杂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运用分子模拟的方法构建了该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药效团模型,系统分析了该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机器学习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构建双电子转移通道加速CO_(2)光还原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年 第11期54卷 265-277页
作者:王立晶 杨天一 冯博 许祥雨 申玉莹 李孜涵 Arramel 江吉周商丘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工程中心河南省先进电池材料研发工程中心河南商丘476000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新型催化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205 白城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dNano Center IndonesiaJalan Raya PUSPIPTEKIndonesia 
光催化还原CO_(2)技术可以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在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CO_(2)分子较高的C=O键键能(750 kJ mol^(-1))为其活化和还原带来了挑战.因此,构建具有新型电子转移路径的光催化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原癌基因c-myc G-四链体配体甲基蓝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7年 第5期29卷 675-679页
作者:聂修红 葛燕丽 胡学雷 冯菊红 姚楚笛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3 
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将以甲基蓝为先导化合物设计的配体分子与端粒DNA、原癌基因cmyc、c-kit2等形成的G-四链体三维结构进行分子对接模拟,发现目标化合物选择性靶向c-myc G-四链体,其对接分值为7.74。以吩噻嗪为起始原料合成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苯并咪唑的(Ⅲ)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年 第1期62卷 64-68页
作者:黎俊波 张翩 胡启辉 余响林 潘志权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3 
以苯并咪唑为母体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分子探针L,考察了该探针的荧光特性及其与Fe^(3+)的络合方式.结果表明,探针L在CH_3OH/Tris(体积比为7∶3,pH 7.4)体系中,可从常见的金属离子中选择性识别Fe^(3+),方法的线性范围在2~20μmo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木焦油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涂料工业》2013年 第3期43卷 32-36页
作者:张欢 张良均 谈伟成 雷田 刘洋 刘雪梅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3 
通过质谱分析法,对减压蒸馏处理后的精木焦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的酚类物质在处理后木焦油中的质量分数为39.6%,占处理前木焦油质量的34%以上。通过曼尼希反应,以木焦油为原料制备了酚醛胺类木焦油环氧树脂固化剂,并考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硅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光学性质及对DNA的光切割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年 第10期30卷 1616-1620页
作者:姚楚笛 葛燕丽 胡学雷 杨俊 冯菊红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3 
以硅酞菁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衍生物Si Pc1,其结构经UV、~1H-NMR和MS等确证。以DMSO为溶剂,对Si Pc1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Si Pc1的Q-带最大吸收峰为682 nm;以Zn Pc(Φ_F=0.20,Φ_△=0.67)为参照,得出Si Pc1的荧光量子产率(Φ_F)为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织构可控多孔炭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温脱除低浓度氮氧化物(英文)
收藏 引用
《新型炭材料》2016年 第3期31卷 277-286页
作者:王明玺 郭泽宇 黄正宏 康飞宇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4 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纤维,经预氧化、炭化和活化,得到具有孔径发达和比表面积大的多孔炭纳米纤维。控制纺丝液的浓度和活化条件,可制得织构可控的多孔炭纳米纤维。将所制备的纤维用于温低浓度NO(20 ppm)的脱除,脱除效果主要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锌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
收藏 引用
《合成化学》2020年 第8期28卷 696-700页
作者:李双 胡学雷 姚楚笛 葛燕丽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3 
以锌酞菁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新型锌酞菁衍生物(1),其结构经UV-Vis,1H NMR和HR-MS(ESI)表征。以DMSO为溶剂,对化合物1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Q-带最大吸收峰为682 nm;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9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