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适应与创新——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科专业发展之路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5年 第9期 60-62页
作者:王心耀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发生了诸多变化,如美术教育的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拓展。美术各学科专业的建设理念与发展路径,美术人才培养战略的准确定位与培养方案的特色制定,美术教育家与艺术家身份的错位与融合,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方艺术院校开展校馆合作模式探究——以江汉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收藏 引用
《煤炭高等教育》2019年 第1期37卷 57-60页
作者:赖秦江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地方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的主力军,但其办学实力相比而言普遍较弱,对社会的经济贡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美术馆是普及公共艺术教育的绝佳场所,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接管武汉汤湖美术馆,将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公共资源有机结合,形成了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的特色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红色领航”《采风》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湖北招生考试》2021年 第5期 30-34页
作者:彭燃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落实到高等学校美术专业,就是培养学生赓续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表现现实的艺术工作传统,构筑未来美术工作者所需要的思想、审美和创新三方面素养。《采风》是每位学生、每位教师均必须参与的专业课程,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彭晓辉展示设计作品选 两性文化情趣馆陈列展示设计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4年 第1期 I0005-I0005页
作者:彭晓辉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80年代文艺类书籍封面中非传统的抽象形式研究——以《舅舅的梦》为例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 第10期 68-76页
作者:徐磐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文学图书《舅舅的梦》封面设计为案例,从点到面,分析、归纳该时期文艺类书籍封面设计中“非传统的抽象形式”的形成与变化,同时揭示80年代非传统的抽象形式的作用、影响及其与设计师、读者、出版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近章草的时代特征和实用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3年 第4期 88-93页
作者:柳国良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一部被误读的民国书法史实际上是由学术等诸多因素叠加所造成的。从学术因素而言,主要包括“文字学”与“艺术”两个层面。从历史维度来看,字学与书学始终在古代书法史著中呈现彼此交织、分离、异途的关系。王愔《古今文字志目》、羊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醉石生平与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2期 195-196页
作者:柳国良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唐醉石(一八八六一九六九)是我国现代杰出的金石书法家,在文物鉴定、收藏等方面有极高造诣,是我国近现代篆刻界领袖人物之一。曾任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东湖印社社长。兹述评有关唐醉石的生平研究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实现从“素描”到“素质”的发酵与转变——以对我校美术学院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究为例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2015年 第A11期 138-139页
作者:马兵林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从"素描"到"素质",是一个破茧成蝶、脱胎换骨的痛苦过程,学生若能成功经历这个过程,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一把艺术创作的智慧钥匙。我校《素描构成表现》课程,是一门从"素描"的角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艺术&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宗教文化表现形式的陶瓷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24年 第7期 82-83页
作者:杨巍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陶瓷艺术是宗教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宗教器具,生动反映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为后人了解不同时期的宗教文化的交流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样本。一.陶瓷制作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技艺之一。中国陶瓷艺术起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媒体语境演变下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变与不变
收藏 引用
《新闻爱好者》2018年 第5期 57-60页
作者:马杰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传播媒介的改变对艺术的生产、认知、传播等形态会产生较大影响。以85美术新潮为代表的早期美术变革实际上是受到由报刊、图书等传统传播媒介所引进的西方文化艺术观念的影响,虽觉醒而乏突破。新媒体的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认知及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