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南京市十三中"
6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以“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生物学》2024年 第3期40卷 55-57页
作者:徐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江苏南京210042 
本文以“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为例,阐述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本实验教学中笔者对实验进行了优化,选取芸豆、蚕豆、花生、大豆、红豆、玉米等多种植物的种子为实验材料,依据具身认知理论中的身体参与原则、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注文本特质 促成思维进阶——《最苦与最乐》教学探索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 第18期 64-67,F0002页
作者:李紫燕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江苏南京210042 
教学《最苦与最乐》时,应关注它作为初中教材现代论说文起始篇目的地位与教学价值,确立“培养理性思维”的教学目标,从分析文本特质入手,依据论说文特征,将一组进阶式的思辨性问题融入教学活动、过程、结构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论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结构化项目的地理教学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 第24期 41-43页
作者:姜永华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南京 
结合项目化学习的基本要求,对学习的主题项目进行结构化设计能够使教学主线更加清晰。文章以“城内部空间结构”为例,进行了项目化学习的结构化设计,并对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可以从知识、能力、素养层面实现学习进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研概念教学,厘清“来龙”和“去脉”——“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数学之友》2023年 第8期37卷 2-3,6页
作者:潘永斌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南京210008 
本文以“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厘清数学概念的“来龙”与“去脉”,突破数学抽象的难点,以期为教师在后续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概念教学和大单元教学提供思路与启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研教材 理解本质 ——“圆锥曲线”单元复习课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数学之友》2023年 第20期37卷 19-20页
作者:潘永斌 张居敏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南京210008 
以“圆锥曲线”的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重新审视“综合与联系”的含义,旨在将目光聚焦在核心概念上,站在整体与本质的角度,“再研”教材,促使学生真探究,提升理解层次,更好地把握圆锥曲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专题复习教学微设计--以“同构法求数列通项公式”为例
收藏 引用
《数学之友》2022年 第14期36卷 89-91页
作者:肖辉 吴云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南京210008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专题复习教学微设计,是教师围绕高三数学复习中某一微专题,在学生能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基础再现、知识联系、转化同构、优化选择,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深度识别基本模式,灵活选用解题方法,达到查漏补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校本题库的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精准矫正
收藏 引用
《数学之友》2022年 第21期36卷 51-52页
作者:潘永斌 张居敏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南京210008 
本文依托个性化教学云平台的开发,研究能精准检测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促进学生理解、难度适中、层次清晰的“校本题库”,并对“校本题库”设置个性化的、多参数和多级目录的标签.借助平台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提出课后分层作业设计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言类整本书互文性阅读设计--从《陶庵梦忆》谈起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 第26期 41-44页
作者:李紫燕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江苏南京210042 
互文性理论可以有效辅助教师备课,提升文言类整本书阅读品质。通过开展整本书内各篇章、文本与时代生活、文本与同作者的其他文本、文本与教材内文本、名著与名著之间的互文性阅读,有效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独立性、完整性、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跨学科整合的创新实验设计--以“探究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生物学》2022年 第9期38卷 49-51页
作者:徐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江苏南京210000 
基于跨学科整合的理念,融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自制三套实验装置,直观模拟了吸烟时吸入的烟气对生物的危害,引导学生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引导学生自觉拒绝吸烟,并学会用科学证据向公众宣讲吸烟有害健康,从而提升学生的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小作文写作中发展审美创造素养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 第46期 31-33,69页
作者:蒋国银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江苏南京210042 
统编教材中的小作文(片段作文)内容丰富,角度齐全,具有分散而又互补、服务于大作文而又自成体系的特点。在教材中小作文和自主设计的小作文写作实践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通过“移我情”“移世界”发现美的形象,通过多种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