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实验赋能科学探究:内涵、价值及应用策略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4年 第7期40卷 35-38页
作者:徐善龙 王兴林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预实验是指教师或学生在上实验课前预先做的实验,在正式实验教学前预先对实验内容进行全面的设计、验证和评估,有助于洞悉实验问题,做足课前准备,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发展。文中对预实验内涵、价值进行阐述,并结合具体实验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剪纸》教学设计的新思考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参考》2023年 第21期 30-32页
作者:王晓双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221000 
美术教学是美育的重要形式,而剪纸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通过剪纸教学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并加以创新,成为美术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在剪纸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传统的剪纸艺术文化内涵,从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和艺术素养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追求简约而丰满的阅读教学——《爬山虎的脚》说课与点评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 第35期 44-45页
作者:杨雪 黄百严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一、说教材《爬山虎的脚》是四年级上册第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培养学生连续观察和描写事物的能力。《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观察仔细,遣词造句生动传神,充分体现了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平二屈体悬垂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体育教学》2022年 第9期42卷 62-64页
作者:陈春敬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221112 
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新课程理念,以“教对学会”穿臂后翻下技术为主线,通过蹲悬垂、屈膝团身跳、直体悬垂的任务驱动,以合作练习为主,借助辅助练习、高垫、低垫和分层练习等多种方法,以学为中心,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激发学生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小学电教(下)》2021年 第9期 69-70页
作者:张银艳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江苏徐州221000 
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且颠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应用极为广泛。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达成目标。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则需要认清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并且在应用中明确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平(六年级)小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体育教学》2016年 第12期36卷 42-43页
作者:秦银桂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设计思路:本课在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六年级学生认知能力、运动技能知识基础,设置红、黄、蓝、绿四个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行为。借助挂图,先让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秋天的树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3年 第7期 88-89页
作者:滕衍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用在习作教学中尤为如此,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感受,学生才有言能说,有感要发。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收集一些秋天的树叶,学生才会笔下生花。同时,习作也是需要指导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平一(二年级)小足球移动、运球组合游戏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体育教学》2017年 第12期37卷 37-39页
作者:秦银桂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足球教学更多应该表现为在运动中体验、学习、掌握动作技术,要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球的机会,要让学生有更多运用技术的平台,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比赛体验,要能够把技术、战术、比赛意识结合起来,潘绍伟老师曾说,我们不能仅仅是教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平(五年级)门球体前低手传接球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体育教学》2020年 第8期40卷 41-43页
作者:秦银桂 陈春敬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221112 
一、设计思路。本课遵循新课标理念,基于门球运动合作、竞争、对抗及五年级学生敢于挑战的年龄特点,创设“门球训练营闯关”的故事情境,以“看谁反应快”“看谁花样多”“看谁本领强”“看谁体能棒”为主线贯穿门球体前低手传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融通教育”理念下的多元化融健课程建设
收藏 引用
《体育教学》2019年 第10期39卷 62-63页
作者:秦银桂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学校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课程,必须依据地域文化特色、学校办学理念、顶层设计课程目标,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地精耕细作,多元融合,交互并进,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才能使学校课程具有生命力。本文从“融通教育”内涵的解读、融健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