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天花藏主人小说观初探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 第3期 168-178页
作者:黄炽江苏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 
近数年间,学术界对明末清初世情小说的重新研究和评价,取得不少进展。探讨这些小说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中给它们以恰当的历史地位,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细致地审视它们在艺术上的得失成败,客观地评估它们的艺术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通感艺术
收藏 引用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24卷 23-26页
作者:朱卉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分别论述了在写作活动的感知、运思和行文三个环节中,如何有意识的去尝试使用通感这一修辞方式,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筝牵扯出的情思——评鲁迅散文诗《风筝》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6期18卷 81-83页
作者:刘爱琳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风筝》为鲁迅《野草》中重要篇目 ,反映出作者当时既向往“春天” ,又感到无可把握的复杂情感 ,以“风筝”为描述对象 ,形成了精奇独特的艺术构思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收藏 引用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 第4期18卷 85-87页
作者:刘伯香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文章主要从对小说名称含义的分析、艺术创作手法的探讨及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吸收融合三个方面解读《百年孤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斯妤散文
收藏 引用
《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 第6期4卷 113-115页
作者:薛南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真诚的情感 ;直面现实、追求真实的精神境界 ;敏锐细腻的感觉体验 ,对人性、人生、生命的终极追问 ;灵动鲜活多变的艺术风格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当代歌词创作中隐喻的运用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 第4期2卷 111-114页
作者:吴进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歌词创作中的隐喻有两种类型 ,修辞句式隐喻和文学整体隐喻。前者是指一个局部句式 ,后者则是一部作品的全部或相对独立的段所涉及的整体构思。其中隐和喻是一种对立的关 ,喻训晓 ,隐训藏。当今歌词创作中 ,有时隐喻的作用主要是利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析“小赵”在《离婚》中的叙事作用
收藏 引用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22卷 1-4页
作者:赵宇红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离婚》被视为老舍艺术创作成熟的标志,小说尝试的"拴桩法"是作家"人与事相互为用"的"灵的文学"这一诗学理念在叙事结构中的具体实践。本文试以"小赵"为"桩"分析其对文本叙事的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潘金莲与王熙凤形象比较
收藏 引用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24卷 19-22页
作者:丁旻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金瓶梅》中潘金莲形象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有着对金钱的强烈欲望、自私自利、聪明漂亮、能言善辩而又阴险恶毒的相似之处,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及作者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趣味等的不同,从而使她们在为人处世、情趣、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与事相互为用的灵的文学——《断魂枪》美学价值新论
收藏 引用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 第2期 77-78,85页
作者:薛南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小说《断魂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体认对象:作者剥离了传统的侠客身上的一切美饰,还主人公沙子龙无异于常人之面貌。他代表一切从辉煌走向没落的人,象征所有悲壮地告别历史舞台的英雄,具备丰富的“灵”内涵。作者对中西方结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怎样看待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评韩石山《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
收藏 引用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25卷 23-25页
作者:王菊延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 
作家韩石山对《药》、《阿Q正传》、《社戏》、《故乡》等鲁迅作品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提出若干质疑,本文则力图据实据理地指出韩文在艺术评判、逻辑运用及文体辨析等方面的偏颇失当之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