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国画院"
256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平淡天真,无法而法——谈俞德生和他的中国画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2年 第4期18卷 85-86页
作者:贺成江苏省国画院江苏南京210036 
俞德生是一位有个性、有品味、有创造精神的艺术家 .他的组画车间系列、树丛系列 ,在中国画的现代化探索 ,在形式语言的研究 ,在艺术的思想与精神层面的表现上 ,受到画界的关注、好评 .并愈来愈显现他在画界的影响地位 .同时组画也综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苏国画:不断创新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4年 第3期20卷 9-10页
作者:华卫列 黄雅玲江苏省国画院江苏南京210013 
在中国绘画史上 ,江苏籍的国画大师层出不穷 ,每个历史时期不仅有著名的代表人物 ,而且他们的作品都富有时代气息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深的意境 华厚的墨色──敬论抱石大师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1年 第4期17卷 88-94页
作者:张良江苏省国画院江苏南京210000 
抱石先生是著名的国画大师,他的创作和理论,都形成了一个高而完整的体系。本文就“抱石意境”、“抱石墨”以及“内容决定形式”等三个侧面,论述一下抱石大师的国画创作及其美学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惠泉的墨彩世界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7年 第6期 47-49页
作者:周京新江苏省国画院 江苏美术家协会 
当代画家如何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定位,这并非易事。面对混杂的信息和多元的诱惑,有志向的画家们都在寻找自己的突破口,力求冲出趋同的流行气场,以期望在“行风”横行的当下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看似画家个人的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精神慰藉
收藏 引用
《美术》2009年 第3期 69-74页
作者:喻慧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翻阅《中国花鸟画史》,有个令我费解的发现,在唐代以前,花鸟画仅存于带有神秘色彩的图腾装饰中,在这些器物上,审美需求仅仅是次要的。花鸟画的历史基本是从原始图案一步跨上绘画巅峰的。两千多年的花鸟绘画史在五代两宋以前的一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水传承有渊源 书画辉映成华章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6年 第10期 90-99页
作者:王飏江苏省国画院美术理论研究所 
一、江苏省国画院的山水画创作 在以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前辈山水画家的开拓进取下,江苏省国画院建院之初就以山水画闻名于大江南北.山水画创作在江苏省国画院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幽壑流泉寻天趣 险峻陡峭觅真情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0年 第6期 74-77页
作者:李锐文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省国画院 
人贵真诚,艺术亦贵真诚。对艺术语言的理解、把握,常常就反映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将一生精力都放在艺术上谈何容易,仿佛是朝圣路上的殉道者。我以赤诚之心感悟自然、人生、艺术,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地攀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款识题跋的讨论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3年 第11期 22-23页
作者:周京新江苏省国画院 南京师范大学 
随着水墨艺术与流行文化、抽象主义、表现主义、装置艺术的跨界互动越来越频繁,原本中国画重要组成部分的题跋则渐行渐远。诚然,一方面由于当代水墨与西方现代艺术在构图、造型和笔墨语言上的共通性,使其对题跋的要求越来越少;但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画创作中“质”与“量”之关系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2年 第3期18卷 95-95,106页
作者:汤知辛江苏省国画院江苏南京210000 
量变引起质变是辨证法揭示的普遍规律。但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却具有一种建立在普遍规律之上的特殊规律 ,那便是 :以“质”带“量”,再由量变达到质的升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元时代董元图式的流传与钱选《浮玉山居图》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9年 第12期 100-107页
作者:谈晟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江苏省国画院 
一.董元绘画风格的基本特征探源五代画家董元在中国绘画史上(特别是元、明、清三代)的地位很高。然而,对于这位重要的画家,我们所知看起来很多,实际却很少。我们不仅不知道到底哪些绘画传本能够真正代表董元的绘画风格,甚至连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