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
91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巧用“湿巾”设计化学家庭小实验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年 第14期 66-67页
作者:周广 李德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221128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2 
利用湿巾设计了探究钢铁锈蚀条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探究微粒运动等一系列家庭化学小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了家庭小实验的育人功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组合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年 第12期 44-45页
作者:朱玉忠 李德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中心中学221128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2 
针对中学化学教科书中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不足,利用T形三通管、W形管、细木条、蓝色石蕊试纸和澄清石灰水等实验用品,借助“组合法”的创新方法,设计出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一体化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设计科学、简单直观,能够提高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体扩散实验的一体化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0年 第5期30卷 35-36页
作者:王绍凯 李德前江苏省徐州市第八中学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0 
中学物理、化学、科学等实验课上以及课外科技活动中,常借助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来探究或验证分子的热运动(有关装置见图1、图2)。该实验呈现的现象比较明显,操作也比较简便,但药品的用量较大、没有体现尾气处理等,这也是该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氢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的系列化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年 第22期 79-80页
作者:龚皓 李德前江苏省启东市继述中学226200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0 
为了提高氢气实验的安全性、简便性和实用性,利用注射器、医用三通管、单向阀等常见物品,对氢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进行了系列化设计。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结论可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 第10期33卷 69-70页
作者:李德前 周梅华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 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 
为了准确认识一氧化氮气体的性质,并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对教科书上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新设计的实验包括一氧化氮的制取、一氧化氮被氧化、尾气处理等一系列装置,具有实验用品简约、实验现象直观、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板块式教学尝试——以中和反应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年 第14期 70-72页
作者:刘瑶 李德前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0 
在进行板块式教学设计时,可以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板块,并将核心素养蕴含在各个板块中。基于板块式教学理念设计的中和反应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科知识,还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九年级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体育教学》2023年 第5期43卷 78-80页
作者:吴寒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民康园内西苑中学221000 
一、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体育要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要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教会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本课以“健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借助一次性输液器设计家庭小实验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年 第22期 27-28页
作者:朱玉忠 周广 李德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中心中学221128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221128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2 
利用一次性输液器等生活常见物品,设计出可用于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探究微粒的运动性等的家庭小实验;由于实验用品易得、实验效果明显,因此容易推广,并可发挥出家庭小实验的育人功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巧用干冰设计二氧化碳性质系列实验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年 第12期 45-46页
作者:马逸群 魏海 吴国庆 李德前江苏省徐州市第十三中学221000 江苏省徐州三中云龙实验学校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0 
利用干冰设计了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系列实验,新设计的实验操作安全、现象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身边化学物质的好奇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体化实验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年 第6期 71-72页
作者:仇荣亚 李德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初级中学224005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2 
在实验教学中,对文献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体化实验进行了优化,增加了气体循环系统,确保有充足的一氧化碳用以还原氧化铜,并利用湿润的氯化钯试纸检验一氧化碳的存在,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