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雪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07年 第1期 18-19页
作者:卢谦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习作3》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1年 第3期 25-26页
作者:陆海峰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教材简解】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第3篇习作,借严晓敏同学的《红豆、黄豆我来分》这篇例文进行示范引路,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学会饶有兴趣地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善于发现有趣的东西,并从中选取习作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讲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6年 第2期 54-55页
作者:郝玉梅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茫茫大雪 悠悠孤独——《江雪》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1年 第11期 20-21页
作者:刘国军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设计理念】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明诗意、悟诗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梅花魂》教学设计——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6年 第9期 25-26页
作者:卢谦翔宇教育集团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恰当运用生活素材——“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1年 第1期 27-29页
作者:李步良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2.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能力;3.联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化追求
收藏 引用
《新课程(教研版)》2008年 第4期 45-46页
作者:李吉银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给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由此定义,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出,人类的教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展开教学——“认识分数”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1年 第5期 15-17页
作者:张敏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认识几分之一”。【教材简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在掌握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典文本:慢慢走,欣赏啊——《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9年 第10期 29-30页
作者:周信东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课文通过少年王冕辍学放牛和自学画荷两件事,表现了他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形象。全文仅960余字就介绍了王冕18年的成长经历,结构清楚,语言凝炼,文化内涵丰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识王之涣 认识写景诗——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2007年 第7期 38-39页
作者:郝玉梅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一、教学目标以“交朋友”为线索,比较学习王之涣的两首写景诗;通过看图、想象等多种方式,感悟古诗句,理解古诗意,体会古诗情,了解写景诗的特点;初步受到古诗哲理、情感的熏陶,激发热爱古诗的情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