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进行复杂函数参数识别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 第19期27卷 3676-3678,3681页
作者:黄隆胜 凌震乾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在介绍了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建立了复杂函数参数识别的模型,给出了算法结构与算法程序流程,并利用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进行未知函数拟合的实验,定义合适的终止条件,得到精确的预测结果。实验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EP软件设计及其K表达式快速求值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 第4期28卷 775-776页
作者:黄隆胜 廖颀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简要介绍了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VC++和C#混合编程方法编制了其求解反问题的实验平台,在分析了传统K表达式求值算法的利弊后给出了一种新的K表达式快速求值算法Kquick,并对其进行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结果显示其明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FPGA的晶闸管过零触发调功电路设计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 第29期24卷 311-312,221页
作者:袁新娣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本文针对传统的用模拟电路方法设计晶闸管过零触发脉冲电路的缺点,采用FPGA为核心,设计了一个8级功率可调的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该电路包括三部分:过零脉冲产生;控制信号产生;负载触发脉冲产生。三相同步方波信号输入该电路后,将产生6...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T89C51控制的0.01℃数显温度计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 第5Z期22卷 70-72页
作者:罗兴垅 黄隆胜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341000 
本文用晶体管PN结作温度传感器,用集成电路ICL7135等作A/D转换器,以AT89C51为控制器,制作了测量精度可达0.01℃的数字温度计。主要介绍了本数显温度计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实现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说明,所设计的温度计能达到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AX+plusII 10.0 Baseline的数字电路设计
收藏 引用
《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 第22期26卷 57-59页
作者:管立新 赖昭胜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讨论 MAX+plus II10 .0 Baseline的功能和特点 ,提出以 VHDL 设计语言为手段、以 MAX+plus II10 .0Baseline为平台的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体感应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收藏 引用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6期25卷 41-42页
作者:刘良福 黄隆胜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介绍了一种无论人体活动与否,都能准确地检测出人体信息并实施自动控制的智能控制器,详细阐述了该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rotel 99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收藏 引用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年 第4期26卷 93-95页
作者:赖昭胜 管立新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深入分析了一些初学者使用 Protel 99设计软件时常见的技术问题 ,如图纸的模板管理、层次电路图设计、整体修改功能的灵活运用、自动标注和元件合并、如何建立内电层及原理图嵌入 WORD文档等等问题 ,结合作者几年来的教学及 PCB设计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功能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收藏 引用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3期25卷 16-18页
作者:邹道生 李铭 杨汉祥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采用单片机智能控制,结合外围电子电路,设计的多功能数字频率计具有测量精度高,频率范围宽,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测试场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单片机改进交通灯控制系统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 第4期13卷 68-71页
作者:杨汉祥 刘良福 邬喜辉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针对道路交通拥挤、交叉路口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提出了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及两点改进措施,并对程序流程图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证明此系统能很好地提高市区车辆的通行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
收藏 引用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第3期24卷 134-135页
作者:袁新娣 曾春香 张雪琼江西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江西赣州341000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即分为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与综合物理实验、设计性物理实验和科学研究发明实验;应是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CAI与物理实验相结合及完善考求制度等内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