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2017年 第5期37卷 766-772页
作者:程晓丽 史杜芳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041 
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区域文化资源丰度评价指标体系,对示范区各地市文化资源丰度进行测度,得出如下结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黄山、安庆、宣城、池州4市的文化资源赋存丰度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
收藏 引用
《黄山学院学报》2017年 第1期19卷 84-87页
作者:张军占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既有利于保护传承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利于打造池州文化品牌,促进池州经济社会发展。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结合自身特征,主要与表演艺术、动漫、影视、创意设计以及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保障
收藏 引用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 第10期 82-84页
作者:张军占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应用型文化创意策划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应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第二课堂、综合实践四个方面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创新创意教育,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应用型教师,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保障实践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信-创意-营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复兴之道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8年 第18期 14-17页
作者:苏玫瑰安徽省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文化复兴提供了巨大契机。在此背景下,应该通过恢复并增强农村文化自信、提升农村文化创意能力、做好农村文化营销宣传等来促进农村文化的复兴,但同时应该保持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和真实性。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望江挑花文化基因解码及应用——以酒店为例
收藏 引用
《可持续发展》2024年 第7期14卷 1853-1858页
作者:夏语哲 汤艳 戚佳佳 崔月月 齐敏柔 蒋辉 程雪兰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 池州 
为实现望江挑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并对望江挑花文化基因进行提取分析及设计应用,探索其在酒店产品的应用。将望江挑花文化基因引入现代酒店业,而酒店业作为碱基间的“氢键”,望江挑花文化基因与现代酒店业通过“氢键”形成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熵值法的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
收藏 引用
《皖西学院学报》2019年 第4期35卷 57-64页
作者:苏玫瑰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以“钻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借助EXCEL2003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指标权重来看,各地级市目前文化产业还处于依赖基础历史文化资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澄心堂纸的源流及技艺传承考述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7年 第11Z期 50-51,92页
作者:金晶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澄心堂纸是南唐时的御用纸张,民间难得窥见,关于其产地、特征的记载在文献记载中也是众说纷纭,甚至相互矛盾。本文梳理澄心堂纸在北宋中期的流传和使用情况,分析后世仿制澄心堂纸的不同面貌及原因,进而探讨澄心堂纸与宣纸的关系以及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喀斯特洞穴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以池州市溶洞为例
收藏 引用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 第3期32卷 83-86页
作者:蒋辉 夏丽丽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喀斯特洞穴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是传统型溶洞景区提升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对国内外旅游溶洞创意产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溶洞疗养、溶洞探险、禅修悟道、景观再造和文娱表演五种产品类型,提出池州旅游溶洞产品开发可以借鉴国内外旅游溶洞产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创教育背景下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收藏 引用
旅游纵览》2023年 第11期 53-55页
作者:黄沛 程晓丽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在双创教育背景下,文章以旅游经济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双创教育的内涵,其次分析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问题,再次根据课程特征提出递进式“基础理论-双创意识-实践能力”的改革目标,最后提出具体的改革与实践举措,包括加强内容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家级非遗岳西高腔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收藏 引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 第10期36卷 85-87,103页
作者:张军占 吴玮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100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国家级非遗岳西高腔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挑战。岳西高腔只有重视表演人才的培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艺术形式才能经久不衰,永葆经典之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