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人民司法》1992年 第5期 19-21页
作者: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庭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庭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场的发展和科技立法的不断完善,人民法院受理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数量亦明显增加。1990年至1991年,我院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9件,占专利纠纷案件的43%。这类案件专业技术性强,案情复杂,涉及面广,审理难度较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法典》视域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化解机理及对策研究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经济》2023年 第3期32卷 74-80页
作者:邓枭铭 郝梦思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化解因国家对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改革部署而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并由此带来了解决此类特殊民事纠纷的差异化司法。《民法典》于民事纠纷的化解有体系性、周延性和指引性等特征,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特殊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完善设计
收藏 引用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年 第4期30卷 25-30页
作者:刘叶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沈阳110013 
为了应对网络技术给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新挑战,国际立法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日益加强。反窥我国刑事立法第217条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设置对著作权的保护仍局限于传统情况,在网络背景下滞后性显著。为此,建议取消&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缔约过失责任
收藏 引用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 第3期 37-39页
作者:关兵 王晶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缔约过失责任之法理基础、性质、构成要件及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我国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及完善的论述,探讨对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设计,以利于更周到地保护缔约人,促进交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背景下对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完善设计
收藏 引用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 第2期13卷 60-65页
作者:刘叶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辽宁沈阳110013 
为了应对网络技术给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新挑战,国际立法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日益加强。反观我国《刑法》第217条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设置对著作权的保护仍局限于传统情况,在网络背景下滞后性比较显著。为此,建议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供给侧改革和清理执行积案背景下的执行不能转破产
收藏 引用
人民司法》2018年 第19期 62-66页
作者:唐屾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执行收案居高不下,将执行不能案件转入破产程序一方面有利于清理执行积案,另一方面有利于僵尸企业及时出清,从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清理执行积案的双赢。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伤残评定的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 第6期 37-38页
作者:王长玉 张珉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辽宁沈阳110013 
目的引起人们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重视,客观评定其伤残等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设计,对我院2002年至2003年834例活体损伤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脑外伤发病率:交通肇事25.54%;故意伤害10.65%;意外伤害5.75%;其他0%(χ2=53.816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制度的正当性及规范化研究——以C中级法院民事裁定案件为样本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 第1期 75-79页
作者:王晓 甘国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在司法实践中,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存在滥用的现象,暴露出发回重审在立法设计和制度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制度,应在肯定民事再审发回重审正当性的同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对于再审案件应当以自为裁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刑事速裁程序的完善——以S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实践为视角
收藏 引用
《盛京法律评论》2016年 第2期 124-134页
作者:孔祥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第二审判庭 
'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是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的核心要求。刑事速裁程序与轻刑快审程序都是近年来以轻微刑事案件为审理对象的程序设计。轻刑快审程序是在简易程序框架内进行的探索,而速裁程序是在简易程序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望非婚生子女权利的司法解决路径分析--兼论探望权行使的司法衡量标准
收藏 引用
《社会福利》2018年 第6期 19-22,58页
作者:孙硕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 
探望权与直接抚养权相对应,基于亲缘关系,以实现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为立法目的的制度平衡。因父母子女关系的产生而产生,并不是因为父母的离婚而产生。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探望权主体仅限于离异的夫妻,对非婚生子女的探望问题并无明确规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