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代窑剔花艺术探微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08年 第7期42卷 74-79页
作者:韩庆芳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曲阳073100 
历史上的窑剔花艺术承载着窑核心的文化信息,当代窑剔花是继承历史基础上的发挥拓展,并不断丰富完善,赋予全新的文化命题和艺术理念,以造型结构的多元、构图的富丽规整和丰富的填白处理成为当代中高档陶艺术品中的佼佼者,深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窑拉坯工艺初探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08年 第5期42卷 48-53页
作者:庞永辉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曲阳073100 
窑拉坯,在自身发展的六七百年中,从工艺流程、工器具到独特的拉坯手法,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拉坯工艺体系。为一代名窑的生存、发展、繁荣奠了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情雅意鉴品——读陈文增先生自题咏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10年 第11期44卷 26-27页
作者:和焕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曲阳073100 
诗的创作需要激情,陶创作亦需要激情。两者交融亦成就了陈文增先生陶作品的大气磅礴和鲜活生动。本文通过对陈文增先生自题咏诗的解读,进而感受其陶艺术作品内涵、品位和生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蔺占献作品欣赏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12年 第3期46卷 46-49页
作者:蔺占献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 
蔺占献,1951年生,大学文化,河北唐县人。1975年参加工作,曾任保地区工艺美术厂车间主任、厂长,曲阳县工艺美术厂厂长,河北省工艺美术厂副厂长,现为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谈窑剔花艺术中的“以线引枝”构图模式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10年 第7期44卷 11-14页
作者:韩庆芳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曲阳073100 
缠枝纹,又名“转枝纹”、“连枝纹”,是以植物的枝杆或藤蔓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其结构连绵不断,形象委婉多姿,故古人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从而跻身于中国吉祥纹饰之列。缠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窑釉料研究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09年 第1期43卷 12-15页
作者:蔺占献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曲阳073100 
本文介绍了白釉、黑釉、紫釉、红釉的特点及研究,提出了关于紫和有关"绿"一说的论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窑拉坯工艺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14年 第6期48卷 15-17页
作者:刘那雷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曲阳073100 
窑拉坯承袭古法,在数十年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创新,逐步形成了当代窑完整的拉坯工艺体系,成为窑发展时期不可或缺的成型手段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窑装饰之拓展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07年 第3期41卷 15-19页
作者:和焕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河北曲阳073100 
窑装饰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窑研究者们历30年之艰苦探索,对古代窑刻花、印花等工艺进行了全面挖掘和整理,并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创新、开辟了三联艺术、窑雕花等全新的装饰领域,展望了窑装饰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窑印坯浅说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08年 第11期42卷 13-15,12页
作者:赵平欧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曲阳073100 
生产以辘轳拉坯为主,其它成型方法如陶范印坯,捏塑等,尤其是陶范印坯成型,这种成型方法的问世,给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给的经济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这种成型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产品原料烧成缺陷初探
收藏 引用
《陶科学与艺术》2005年 第1期39卷 28-29页
作者:吕国权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曲阳073100 
产品诸多缺陷中,除去少数缺陷与成型有关,其余或多或少都与原料、烧成工序有关系,如果原料、烧成工作做得好,做得细,就会不出或少出缺陷.因此,可以说原料烧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