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将内养护技术应用于高强混凝土,能使其具备低收缩性和抗冻耐久性,而确定内养护材料的合理掺量是解决内养护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为此,采用改进的MULTIMOORA方法对内养护高强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进而确定内养护材料掺量。首先选取吸水树脂(SAP)和轻集料(LWA)2种内养护材料,根据不同内养护材料和不同引水量设计试验方案,通过试验获取其抗压强度、自收缩量和抗冻耐久性指标,并将基于上述指标的综合性能评价问题转化为多属性决策问题;然后采用OWA算子和熵权法分别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通过耦合得到指标综合权重;最后基于MULTIMOORA对各试验组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利用评价结果确定内养护材料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其中SAP比LWA内养护效果更好,当SAP掺量以25倍吸水率计算并达到最大总引水量要求时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为内养护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高吸水树脂(SAP)应用于高强混凝土,能够使其具备低收缩性。研究不同SAP掺量对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早期收缩性的影响,确定其最优掺量是解决内养护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考虑不同SAP掺量及引水量下对高强混凝土的影响设计试验方案;其次通过电镜扫描技术(SEM)分析成型试块孔隙及密实度,从微观角度分析SAP对高强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探究微观与宏观方面的一致性;最后确定高强混凝土中SAP的最佳掺入量。研究结果显示,SAP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1%且预吸水量为拌和水量的5%时高强混凝土性能最佳,该研究可为内养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失败困境及潜在挽救价值使得失败挽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而,挽救实施前,需要界定挽救的技术范围、甄选挽救的潜在价值。为此,从技术范围与潜在价值两个层面,设计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失败挽救对象甄选体系。首先,通过共性技术基因识别,刻画挽救的技术范围。其次,通过AHP-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结合价值评估体系,实现挽救的价值筛选。最后,基于生物医药行业实际案例,验证甄选体系的有效性,为挽救对象的有效选择提供实际应用方案。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