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06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认知负荷理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年 第12X期 8-11页
作者:郝兆杰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认知负荷理论是继建构主义理论后又一对教学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心理学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教学设计时考虑学习者在任务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认知负荷,保证"任务带来的认知负荷总量不超过学习者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总量&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认同: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河南大学附属小学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 第9期 38-42,53页
作者:王萍河南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河南开封475004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实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变基础教育评价生态的关键。在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实践的基础上,从理念认同、操作认同、价值认同等维度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教师、家长对个别操作环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与实践基础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4期45卷 159-162页
作者:辛占香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已被列入普通高中的必修课之中,并得到了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重视。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不仅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研究性学习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施瓦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方式
收藏 引用
《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 第3期29卷 44-48页
作者:赵慧臣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57004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方式为观看。根据分层传播理论,观看的过程包括视(感觉)、觉(视知觉)、记忆(信息存储)、表象编码(内容加工)和思维形成(意义建构)五个阶段。根据观看的过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过程为"看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之常:平凡而伟大的电化教育先驱
收藏 引用
《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 第7期21卷 5-9页
作者:李五洲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刘之常终生从事基层民众教育工作,重视和善于运用媒体来辅助民众教育。他提出了电影是推进教育的好工具、是视觉教育的延续和发展的观点,践行了基于媒体的系统设计的理念,总结出了极具推广价值的电影教学方法,萌发出了电影与课程整合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综合素质评价:破除“唯分数”评价的关键与路径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20年 第2期41卷 91-100页
作者:刘志军 徐彬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唯分数"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一个顽瘴痼疾。基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的审视与考量,"唯分数"评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交织与作用的结果。"唯分数"评价的现实症结主要表征为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及调整策略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20年 第11期41卷 118-125页
作者:臧铁军 刘冰洁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100083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和等级的确定既是政策性问题,也是科学性问题。当前,高考模式改革为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并行,实质上体现了高考功能的变化。新高考改革加入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方式,体现了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校变革中的未来思维:图景与行动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 第10期 26-29页
作者:段晓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475004 
学校变革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己未来图景的设计。如何基于未来重构变革框架、调整变革方案,已成为考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变革能力的关键。"明日的学校教育"项目通过对学校发展的动态分析,描绘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种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实施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 第3期36卷 57-68,168页
作者:刘志军 张红霞 王洪席 王萍 王宏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既是落实改革精神的主要体现,也是推进改革进程的现实需要。本文在识读综合素质评价涵义的基础上,围绕综合素质评价为什么要用、为什么能用、怎么用、存在什么风险、需要哪些保障条件等问题,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作无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7期34卷 75-80页
作者:李永鑫 宋皓杰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心理研究>编辑部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工作无聊是个体在职场中知觉到无意义、无趣感,伴随对当前工作情境具有注意涣散与动机缺失倾向的负性情绪体验,严重影响个体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身心健康与组织发展。工作无聊的前因变量主要有认知、人格特质、工作设计、任务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