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8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与现实路径
收藏 引用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2期46卷 78-92页
作者:杜启顺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迈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法治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以来的重要工作,法律硕士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方向、应用性的培养要求决定了其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宋代司法官员的调处艺术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10年 第2期 122-126页
作者:张文勇河南大学法学院 
宋代司法官员在宋代社会的变革形势下,既继承了前代重视调处的传统,又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调处艺术。即,以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为基础;不拘泥于法条,注重从情感上加以感化;在方法上善于借助当事人亲朋好友的力量;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宋代士大夫司法活动中的德性原则与审判艺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之二
收藏 引用
法学1997年 第6期 10-14页
作者:陈景良河南大学法学院 
试论宋代士大夫司法活动中的德性原则与审判艺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之二●陈景良两宋士大夫承儒家卫道弘毅之精神,挟道自重,学贵创新,在司法实践中融人文精神于德性原则与审判艺术之中,胸中流淌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愤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移动应用软件隐私政策的合规审查及完善——基于49例隐私政策的文本考察
收藏 引用
《法商研究》2019年 第5期36卷 26-39页
作者:李延舜河南大学法学院 
应用软件隐私政策不仅是应用软件服务协议的一部分,还是应用软件企业承担数据保护责任的体现。应用软件的隐私政策除具有合同属性、社会承诺属性外,还应是'公司治理'与'行业自律'的一种体现。我国应用软件隐私政策虽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法上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收藏 引用
《清华法学2013年 第1期7卷 73-88页
作者:吴泽勇河南大学法学院 
通过研读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学说和判决,可以发现,我国法律界关于证明标准相关概念的理解并不准确,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颇多混乱无序之处。证明标准的功能主要不在制约,而在引导。未来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设计中,应摈弃英美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营者个人对企业破产的责任
收藏 引用
法学评论》2003年 第1期21卷 28-35页
作者:韩长印河南大学法学院 
经营者对企业破产的个人责任是企业法和公司法关于经营者义务在破产法上的延伸 ,同时也是公司法上强化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思潮的直接产物。确立经营者对债权人的个人责任实际上是基于对无担保债权人利益的考虑 ,因为无担保债权人在破产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权分置”论的法律逻辑、政策阐释及制度替代
收藏 引用
法学家》2016年 第4期 28-41,176页
作者:吴义龙河南大学法学院 
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建立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地权利体系,既有理论辩护,又有实践运作,更有政策支持,似乎成为不证自明的公理。但"分置论"面临诸多困境:法律逻辑颠倒了,政策阐释有疑问,实践中也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过司法理性的社会治理——基于社会内部秩序规则引导下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 第3期 170-174页
作者:王孟嘉河南大学法学院 
法律本身具备的外部设计性与组织性、内部抽象性与前瞻性是良好社会秩序形成的关键要素,司法又是法律实施的载体,在社会治理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学界对司法参与社会治理的逻辑与进路却不明晰,司法理性承载了司法对良好社会秩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撇去不法收益之诉
收藏 引用
《当代法学2010年 第3期24卷 71-85页
作者:吴泽勇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撇去不法收益之诉的引入,表明德国立法者选择通过传统的团体诉讼,而非借鉴美国集团诉讼的方式,来填补小额分散性侵害带来的法律救济真空。但是,该制度一出台即遭到各方责难,在迄今为止的司法实践中,也只发挥了相当有限的作用。表面上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公司运行的司法程序机制的评判与重构
收藏 引用
《经济经纬》2008年 第3期25卷 157-160页
作者:樊涛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在我国,一些公司法上的纠纷无法适用传统的民事诉讼机制予以妥当解决。为了将"文本意义上的公司法"转化为一种"动态性的公司法",我国就必须对这种公司法上纠纷提供充分有效的司法程序机制。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设计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