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河南省交通勘察设计院"
1,270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DEM在京化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 第10期4卷 130-132页
作者:刘勇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52 
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公路两侧的地形进行三维分析,为京化高速公路的道路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在实现过程中利用航空正射地形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建立了可实时显示和浏览的京化高速公路路段三维模型,这对于高速公路的选线、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桥梁基桩动测波速问题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05年 第3期25卷 86-89页
作者:张晓炜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52 
桥梁基桩常用声波透射法、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三种方法进行质量检测。由于混凝土并非理想弹性体,不同测试方法中波的传播规律及所产生的应变水平是不同的,测得的波速值的大小也是不同的。该文通过对弹性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以及混凝土在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制节段拼装PC连续梁桥——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郑州黄河大桥桥型方案的构思
收藏 引用
《公路》2001年 第9期46卷 2-7页
作者:刘东旭 张世霖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郑州市450052 
黄河大桥是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工程 ,它具有明显的长大桥的特点 ,如何根据其特点合理选择桥型方案是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该文提出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施工采用预制节段拼装系参照国内外建长大桥的经验提出的一个方案 ,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路基路面拓宽移动载荷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公路》2007年 第1期52卷 37-39页
作者:余正武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郑州市450052 
面对目前大量的旧路改造拓宽,我国公路部门尚缺乏成熟的、统一的路基路面拓宽设计和施工方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河南省叶集~信阳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造项目,分析了移动载荷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并通过该项目总结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筋混凝土提篮拱桥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 第9期3卷 118-120页
作者:罗清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52 
中、下承式系杆拱桥因其优美的造型,广泛的适用场合以及良好的经济指标等因素而成为近年来城市桥梁设计方案中优先考虑的桥型之一。文章以一座下承式混凝土提篮拱桥为研究对象,就拱肋内倾角的变化、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及横撑布置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直径嵌岩桩的高应变动力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05年 第3期25卷 90-93页
作者:苏沛东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52 
高应变动力试验具有简便、快捷、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得到工程应用。该文依据少洛高速公路人工挖孔嵌岩桩试桩的高应变动力试验结果和静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的检测结果,对高应变动力试验技术检测嵌岩桩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济洛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试桩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06年 第2期26卷 131-134页
作者:张晓炜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52 
济洛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对两根试桩进行静载荷测试,并进行桩身应力测试。S1试桩加载试验采用“二锚一”锚桩+混凝土反力梁法进行,S2桩采用自平衡法测试。S1试桩最大加载值为36 000 kN,最大沉降为10.91 mm;S2试桩最大加载40 800 kN,经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许沟特大桥主拱浇筑及合龙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桥梁建设》2004年 第5期34卷 46-49页
作者:姬同庚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52 
针对许沟特大桥主跨220m钢筋混凝土等截面悬链线箱形无铰拱施工,考虑收缩、徐变的影响,依据理论分析,结合支架模拟试验及拱顶预压试验,确定了复合式支架上分层分段现浇、逐段成型、拱脚合龙的主拱圈浇筑及合龙施工工艺及拱架多循环多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郑开通道箱涵斜穿越顶进实时受力分析及应用
收藏 引用
《施工技术》2008年 第11期37卷 80-83页
作者:张贵婷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52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仅依靠地面平面空间已远不能满足人们出行,箱涵下穿越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在立体交通工程中。与常规正交穿越工程不同,箱涵斜穿越过程受力不对称,且随施工速度、工况不断调整。基于郑州至开封城市快速通道工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边简支、一角点支承的矩形板弯曲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1997年 第5期30卷 76-79页
作者:许琪楼 姬同庚郑州工业大学 河南省交通厅勘察设计院 
图1所示边长为a,b的矩形板,OA边简支、B角点支承.对于这种板,要寻求一个满足微分方程及所有边界条件和角点条件的理论解是十分困难的,本文在分析角点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挠度表达求解模式,它可以解决该矩形板在板面分布荷载或板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