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线土建组"
3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上大改小”的希望:济南建材集团公司200t/d水泥生产线低投资措施
收藏 引用
《山东建材1999年 第4期20卷 48-48页
作者:张良顺济南建材集团#线土建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DSG4000大型倒伞曝气机的研制开发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2006年 第11期32卷 88-89页
作者:陈俐 包燕燕 李华栋 姚飞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切割设备公司济南250022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环保建材设备公司济南250022 
倒伞曝气机是一种向水中充氧的环保机械设备。目前,国内大型倒伞型曝气机大多依靠进口。介绍了开发研制的DSG4000大型倒伞曝气机,其叶轮直径4000mm,升降行程达421mm,正常运行噪声约为85dB,充氧效率约为2.21kgO2/(kW·h)。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正交试验分析
收藏 引用
《混凝土》2018年 第7期 157-160页
作者:张勇 陈国华 贾文文 谢慧东山东华森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山东济南250014 
通过分析设计孔隙率、可分散乳胶粉、硅粉、砂率等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正交试验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孔隙率、可分散乳胶粉、硅粉、砂率等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影响正交试验优化配合比分别为A1B2C2D2和A4B2C2D1;设计孔隙率在1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收藏 引用
《陶瓷》2024年 第3期 231-233页
作者:张云松济南建工集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济南250000 
随着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进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因其施工效率高、环境影响小和质量可控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笔者探析了房屋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设计、制造、运输、现场装配等关键环节,并重点讨论了质量控制与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究绿色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收藏 引用
《陶瓷》2024年 第4期 219-221页
作者:张云松济南建工集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济南250000 
在绿色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探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从原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两个方面阐述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重点介绍了自密实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烧结砖制品成型裂纹
收藏 引用
《砖瓦》2006年 第11期 34-35页
作者:李华栋 陈胜英 张国靖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环保建材公司山东济南250022 
最近参观了几家烧结砖厂,发现都有一些制品成型裂纹的现象,回来后经过查阅资料与询问专家,得知影响大多数烧结砖成型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原料性能外,主要还有原料处理的好坏、砖机机头设计是否合理、芯架的结构形式以及砖机绞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结构上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收藏 引用
《现代零部件》2007年 第9期 102-103页
作者:张国靖 李华栋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铸造环保建材设备分公司 
在工程机械的各类零件中,轴是很重要的一种零件。在使用当中,轴所承受的应力多为变应力,故其破坏形式多为疲劳断裂,这就使轴成为了典型的疲劳破坏零件。因此在轴的结构设计中应设法提高轴的疲劳强度,以提高其寿命。根据轴的受力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板式给料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收藏 引用
《砖瓦》2007年 第8期 55-56页
作者:李华栋 樊冬梅 包燕燕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铸造环保建材公司山东济南250022 
简述了制砖生产工艺中的板式给料机的机型(以输送板宽1000机型为例),阐述了该机型在设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在实践中进行改进采取的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法用于预拌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混凝土》2024年 第6期 173-179页
作者:戴国欣 马志超 张海峰 李海波山东舜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21 济南建工集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21 济宁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 山东国材益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21 
通过正交试验,针对胶凝材料组成、矿物掺合料、水胶比、发泡剂等因素,对泡沫混凝土的发泡效果、湿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水胶比定则并不适用于泡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的负载力设计原则
收藏 引用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0年 第3期40卷 25-27页
作者:赵建玉 王旭东 周淑梅 骆涵秀山东建材学院 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本文通过对电液负载力、电液驱动力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设计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的“负载力设计原则”。澄清了多年来某些文献对电液伺服力控制疲劳试验机理论分析的认识,为解决试验机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又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