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构建EB病毒vIL-1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vIL-10,进行小鼠实验探究其对MC38肿瘤细胞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vIL-10的在机体内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vIL-10的DNA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PCR扩增获得vIL-10基因;构建重组质粒vIL-10-pGEX-4T-1,将重组质粒转化***5α;抗性平板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后做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vIL-10-pGEX-4T-1转化***3并用氨苄西林筛选、IPTG诱导表达,超声波破碎菌体提取蛋白并做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大量培养阳性菌株,破碎菌体后提取蛋白,利用GST标签纯化vIL-10,取少量纯化产物再次做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凝血酶切掉GST标签,透析袋除盐、浓缩蛋白后测定蛋白含量,备用;收集MC38细胞,皮下注射6周龄体重相近的野生型、IL-10基因敲除型C57BL/6J小鼠,3周后取成功构建的肿瘤模型小鼠,按400μg/kg肿瘤周围浸润注射vIL-10,每7天注射1次,共注射2次。末次注射7d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并记录、分析。结果PCR获得的vIL-10基因大小约为513bp,重组质粒vIL-10-pGEX-4T-1的PCR、双酶切结果均符合预期,基因测序结果与vIL-10模板序列相符;转化vIL-10-pGEX-4T-1的***3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与对照组对比可见45ku条带,Western blot显示该蛋白表达成功;阳性菌株经大量培养,提取蛋白后用GST标签进行纯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能被特异性纯化,经切割透析浓缩后测定蛋白含量为0.56mg/mL;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C57BL/6J)小鼠注射vIL-10蛋白组比未注射组肿瘤重量明显增加(P<0.05);IL-10基因敲除(IL-10-KO)小鼠注射vIL-10组比未注射组肿瘤重量明显增加(P<0.001)。结论经Western blot鉴定含有重组质粒vIL-10-pGEX-4T-1的***3能成功表达vIL-10,动物实验表明vIL-10能够促进肿瘤生长。为探究vIL-10对肿瘤的作用研究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摘要: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无线数字校园建设的兴起与发展,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挑战,但这种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尚缺乏足够的实证和数据支持。本研究以细胞工程课程为例,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3个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选取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移动端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对学生出勤、课堂测试、期末考试及评议成绩4个数据指标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课程APP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作用(P<0.05)。
摘要:目的以单环刺螠为研究对象,克隆其泛素基因并分析其器官表达规律,为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LAST方法在单环刺螠转录组中获得泛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并经测序对其进行验证,随后对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进一步确定序列的准确性,最后采用q RT-PCR方法对泛素基因在单环刺螠各器官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克隆获得单环刺螠泛素基因,其ORF为234 bp,编码7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泛素极其相似。单环刺螠泛素基因在体腔液中表达量最低,在后肠和中肠的表达量是体腔液表达量的2. 39倍和2. 78倍,体壁的表达量是体腔液表达量的3. 46倍,而肛门囊表达量达到体腔液表达量的4. 55倍。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获得单环刺螠泛素基因,其在单环刺螠各器官的表达规律:体腔液<肠道<体壁<肛门囊。
摘要:目的合成更强抗癌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分析其分子结构和抗癌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了4种含氧芴酰胺或菲酯基团的新型有机锗倍半氧化物(4a,4b,5a,5b),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用MTT方法检测4种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和人白血病癌细胞(K562)的抑制作用。结果 4a,4b,5a和5b对2种体外培养癌细胞均显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对PC-3M的IC_(50)分别为10.6,20.8,7.4和12.5μmol/L,对K562的IC_(50)分别为8.5,15.6,5.7和9.8μmol/L。对2种肿瘤细胞株,不含甲基基团的化合物(4a和5a)比含甲基的化合物(4b和5b)具有更强的抑癌活性(P0.05)。结论合成的新型有机锗倍半氧化物能够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增殖,研究结果对设计合成新型有机锗抗癌药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依据"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现代健康理念,梳理我国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以全局性视角构架基层社区慢性病干预服务包项目。在已有的区域性服务包实践基础上,充分考虑筹资渠道、关联主体权责、干预手段等问题,形成以保健预防为主体的基本服务包、以干预防控为主体的标准服务包以及以个性化诊治康复为主体的定制服务包,变被动慢性病治疗为主动健康管理。引导人们根据实际需求接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优化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管理路径。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