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裂隙中的抗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第四种剧本”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0年 第2期26卷 193-196页
作者:黄寒冰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内部所存在的裂隙,论述这种内在裂痕带来创作实践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将"第四种剧本"置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进行考察,深入剖析"第四种剧本"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裂隙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职场类节目中的服务意识与商业价值——以《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为对比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A2期27卷 337-339页
作者:吴微瑕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在节目越来越市场化、商业化的今天,对于像《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这样娱乐性、商业性十足的成功案例,我们不禁要质疑节目的价值取向,即本质性问题。作为一档找工作的节目,主要目的究竟是服务大众还是追求商业价值?本文具体对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香港武侠、动作电影的“柔”与“刚”——从《大醉侠》与《独臂刀》谈起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2年 第9期 6-9页
作者:李骏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本文从影片《大醉侠》与《独臂刀》谈起,提出了从胡金铨到徐克的"阴柔"传统以及从张彻到李小龙、吴宇森的"阳刚"传统,回顾了香港武侠、动作电影的发展源流与文化谱系。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女侠"形象引领了一种新的性别审美风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子孙崇拜——未成年人家庭影视受众身份认同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0年 第6期 153-155页
作者:卢炜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310018 
未成年人在客厅影视文化位置的提高是依据家庭观念的改变和客厅布局的变化两方面实现的。他们处在媒介文化接收的中心,不但被家庭成年人所簇拥,而且得到他们热情的拥护。因此说,在媒介时代未成年受众享受着家庭影视文化接收中的家庭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众的“自我”选择——影视小人物盛行现象的文化解析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9年 第7期 123-125页
作者:李琳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讲师硕士310018 
当前,影视界出现了小人物盛行的现象,本文从社会、文化发展的层面,从大众地位的提升、大众为什么选择小人物、影视行业对大众选择的迎合、大众文化的本体特征等角度对这一现象做了文化解析。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表现小人物的影视作品能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视声音角度谈学前儿童视听教育
收藏 引用
《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 第9期 50-53页
作者:朱熠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杭州310018 
由于电视不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并有可能使他们缺乏思考空间,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如何根据学前儿童在影视接受中的心理机制和影视音频的相应发展规律来确定影视学习资料的相关制作理念和儿童视听教育。儿童视听学习的认知机制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影视的猪图腾崇拜表现及成因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 第8期32卷 163-165页
作者:卢炜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图腾崇拜(totemism)为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图腾(totem)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就是一种被高度认可的动植物标志,进行人格化的改造,成为一定群体的符号象征和文化表征。当下影视作品中猪意象的泛滥、影视受众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家庭电视的接受与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10年 第7期 27-31页
作者:卢炜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绝大部分家长都不是从事影视传媒业的专业人士,而且也基本没有经历影视媒介素养专门训练或专业研究。①依据多种问卷调查和观察,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家长年龄大都在30—50岁之间,他们大都没有机会接受系统影视媒介文化的专业教育: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实精神与戏剧表征的融合——论谢晋电影的艺术品格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 第3期31卷 65-67页
作者:吴荣生 钱春莲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在谢晋电影中,一方面体现出强烈的现实精神,其题材与人物塑造大多源于时代审美趋向,具有很强的社会印记。同时,又呈现出明显的"戏剧性"特征。其"戏剧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叙事的戏剧化、人物形象设计的对比性、视听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像里的上海——关于当代上海题材电影的现状浅议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1年 第2期 145-148页
作者:吴荣生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310018 
90年代以来,上海持续地吸引着当代中国电影的书写热情。影像复现的上海主要呈现为两种社会历史空间:一是为传奇所氤氲的"老上海",另一个是为奇观包裹着的"新上海"。前者从早先的《滚滚红尘》、《红玫瑰白玫瑰》、《风月》、《摇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