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困局与纾解:“再版”公版作品著作权研究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 第2期 61-67页
作者:王思文 孙雨婷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公版作品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优秀文化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经历了时间的磨砺、专业的评审与市场的检验。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与作者进入公版作品领域,与其相关的法律纠纷也逐渐增多。深挖其原因,主要包括:公众对公版作品的界定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环保理念下“种树”玩工休闲劳动的持续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2024年 第4期 57-70,118,119页
作者:王润 杨雨丝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在数字化的“种树”过程中,“蚂蚁森林”游戏玩家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字玩工”。本文提出“文化驯化”的概念,从社会整体意识层面揭示玩家持续劳动的深层机制和文化动因,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方法,考察该用户群体的休闲劳动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视作品中跨媒介叙事的类型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视听》2024年 第6期 57-60页
作者:王诗瑶 张永馨 符馨月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形态越来越多样化,跨媒介叙事需求变得越来越大。而影视艺术依托于媒介变化,需寻求不断发展,跨媒介叙事是其必要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进行影视作品的跨媒介叙事需找到在不同媒介平台之间作品形式表达的共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浙产电视剧传承与创新研究
收藏 引用
《视听》2024年 第2期 33-36页
作者:王晓旭 万丽萍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浙产电视剧立足于浙江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历史厚重的题材,通过敏锐的现实视野聚焦时代热点问题,充分展现了精益求精的时代精神,彰显了浙剧发展的迅猛势头。浙产电视剧在追求品质、遵循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叙事结构、话语方式、故事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构·转移·融合:《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场景视域下的年轻化表达
收藏 引用
《视听》2024年 第6期 90-93页
作者:范洋洋 卢禾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以“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的方式,再现八位文化宗师的人生故事。从场景的视角来看,该节目从场景建构、场景转移、场景融合三方面构建叙事逻辑,基于多位一体的沉浸式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播音员能否被替代的思辨——以AI主播家族为例
收藏 引用
《视听》2024年 第7期 146-150页
作者:李诗语 王婷婷 张艾末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新兴产物,AI合成主播代表了一种创新的信息传递工具和手段,是人工智能与传媒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它们以实现真实高度的视觉表现和丰富的信息内容而著称,能够向观众提供更丰富和有价值的新闻资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围困与破局:虚拟主播冲击下真人主播再思考
收藏 引用
《视听》2024年 第3期 145-148页
作者:张艾末 李诗语 王婷婷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对播音主持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从传播主体角度来看,技术的加持在赋能虚拟主播快速升级的同时,也让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真人主播受到了很大冲击。在虚拟主播的强势冲击下,真人主播面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成式AI浪潮下大型体育赛事的技术应用与传播策略研究——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为例
收藏 引用
《视听》2024年 第7期 142-146页
作者:陈文琪 李媛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多模态内容生成、可拓展的技术应用空间和可持续的人机交互能力,以软件形态在多个领域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乡建:乡村治理的文化空间转向
收藏 引用
《未来传播2024年 第3期31卷 79-86页
作者:姚望 吴开翔 张晔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8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借此带来了乡村社会图景的深刻变迁,亦在治理层面出现视角与价值的重要转向。艺术乡建作为文化嵌入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各类行动者共同构建的文化空间。研究立足空间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符号互动论视域下侨批文化的再建构
收藏 引用
《东南传播2024年 第4期 88-91页
作者:林志业 倪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传媒与设计系福建福州350000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侨批作为信、汇合一的邮传载体与文化符号,是“下南洋”华侨群体的集体记忆文献。通过符号化的表达方式,侨批文化逐渐成为集体共享的记忆空间,维系和强化华侨家国情感和认同。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基于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