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运用有效的即时评价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7年 第9期 18-19页
作者:王晓红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314000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通过感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简约、转换而成为知识与经验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知识传授与学生认知程度的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比较与应用中感悟统计量的内涵——《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07年 第Z2期 50-52页
作者:朱德江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在比较与讨论中建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案例中学习——一次关于“案例”的QQ群聊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6年 第9期 10-13页
作者:郎笑 查杰慧 范萍 韩向民 朱小华 朱瑜冬浙江嘉兴一中 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浙江元济高级中学 浙江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浙江嘉兴市东栅中学 浙江嘉兴市秀州中学 
主持人语:案例显然不是现在才有,但案例研究却是近几年来才热起来的。过去我们往往比较重视“课前”:钻研课文、搜集资料、设计教学、制作课件、构思教案……却往往忽视了“课后”:对已经完成的教学作自我评价与反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年 第11期 58-60页
作者:费岭峰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教学内容分析《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3上的内容。对于“加法”,很多学生已经在幼儿园或者生活中接触过,有的学生会算10以内的加法,有的甚至会算20以内的加法。显然,作为系统学习四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丰富的活动体验促进概念的有效建构——“面积”教学案例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 第7期 74-77页
作者:朱德江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什么是面积”。课前思考:“面积”概念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本节课的数学核心,知识是什么?如何达成《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核心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案例与反思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年 第7期 80-83页
作者:朱德江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图形之间的关系”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教学内容。是教材安排的“图形的认识”总复习的第一课时。复习课的主要目标是理清知识脉络、查漏补缺、拓展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但目前很多复习课存在着“简单重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备课管理:从“形式”到“实效”的策略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 第9期 46-47页
作者:费岭峰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浙江嘉兴314000 
备课是教师日常教学的基本工作,备课管理则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备课管理如何从只重"形式"转向关注"实效",是管理者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课"察"案"、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0年 第2期 1-3页
作者:王丽娟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学是“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再提出问题一再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又是课堂的载体,问题的设计与呈现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流畅度、学生思维的激发与课堂的效度.问题的设计是问题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3年 第4期 37-38页
作者:费岭峰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生:还是④号。师:①号为什么不可能?生:l平方分米有手掌那么大,①号比手掌小多了,肯定不是。(判断②号和③号的理由同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历有效探究过程 提升数学思维水平——《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个教学设计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07年 第14期 14-17页
作者:朱德江 王建良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南湖国际实验学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内容看似简单,但真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理解规律,还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数学学习材料,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真实有效的探究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