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的空间叙事与日常生活的“真实性”——一项基于人、物与技术革命的博物馆人类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2024年 第1期 14-23页
作者:刘朝晖 王星星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30 
与博物馆展示“物的叙事”范式不同的是,非遗馆的展示要重构“人/物并置”的空间叙事,呈现具有“灵韵”的日常生活的文化表征空间。人/物并置的空间叙事旨在通过表征空间再生产,把非遗的个体叙事和集体叙事融合于非遗展览展示的物理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互嵌与文化传承:大理鹤庆县新华村银匠的流动生活与技艺互融
收藏 引用
《民族论坛》2024年 第1期 83-92页
作者:王星星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杭州市310058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银匠的流动生活,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例证。异乡的流动生活,磨炼出了新华村银匠极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品格。以谋取生计为目的的经济互嵌,以及在技艺互融方面形成的文化互嵌...
详细信息评论
重建坊巷文化肌理:衢州水亭门街区文化遗产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 第2期5卷 19-27页
作者:吴宗杰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杭州310058 
今天人们对坊巷文化遗产的认识还局限于梁思成时代的有形建筑文物之中,这导致诸多无法确认建筑原真性的街区得不到遗产标准的认可,从而面临被拆除的危机。本文打破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线,跳出西方遗产话语范式,从中国本土,尤其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越文化滋养下的西施精神
收藏 引用
《杭州研究2007年 第3期22卷 188-192页
作者:吕洪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310028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所谓“四大美女”,春秋时越国的西施还被誉为“四美”之首(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不仅天生丽质,花容月貌,能歌善舞,而且还胸怀奇志,忧国忧民,不亢不卑,为越王勾践的复国大业以身相许。虽说史学界对其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