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6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进展与理论深化: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1期51卷 14页
作者:陈金慧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不断创新,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重要论断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出现了研究热潮.基于CSSCI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尼采与伊壁鸠鲁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2025年 第1期 91-103页
作者:宋海勇 包利民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尼采对伊壁鸠鲁的关注持久而复杂,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尼采中期哲学的转向中。随着尼采放弃早期的艺术形而上学计划,伊壁鸠鲁逐渐进入到尼采的哲学视野之中。伊壁鸠鲁关于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的主张引起中期尼采的强烈共鸣,也缓解了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观察学习理论的“大政课”形态优化分析
收藏 引用
《学校党建与想教育》2025年 第1期 68-72页
作者:陈金慧 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政课”不仅是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载体,更是扎根课程空间、生活空间与泛在空间等多元环境,与个体及社会环境形成深度互动的复杂开放系统。从观察学习视角分析如何善用与优化“大政课”,旨在以知识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学家精神进中小学校园的意义、逻辑与机制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25年 第5期 7-10,20页
作者:张彦 张雨晴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研究中心 
加快推进科学家精神进中小学校园是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要坚持一体化设计与个性化关怀相结合、螺旋式推进与阶段性发展相交融、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的社会性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 第5期 61-67页
作者:张盾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艺术的自主性是近代西方文艺美学的主流观点,即把艺术理解为与社会世界相隔离的一个特殊的独立的存在领域。这种理解将艺术的本质送入晦暗不明之中,最终导致艺术品的拜物教。康德提出,审美判断的先天根据就在于,对艺术之美的接受和认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克思论悲喜剧转换的历史辩证法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2023年 第4期 23-32页
作者:周泉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对历史事件常运用悲剧或喜剧的“隐喻”方式加以论述,并以此戏剧化的“隐喻”方式揭示历史现实中悲喜剧转换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认为,不同于戏剧中的悲剧与喜剧,现实中发生的悲剧与喜剧可以从阶级斗争中找到现实性根源。基于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谈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以颠覆性技术为视角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 第4期 111-116页
作者:易招娣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颠覆性技术被视为“改变游戏规则”和“重塑未来格局”的革命性力量。通过梳理颠覆性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阐述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通过颠覆性技术的案例分析指出其基于科学技术的新原理、新组合和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既有成果、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进路
收藏 引用
《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 第2期 148-155页
作者:刘召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等众多课题进行探讨,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不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体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年 第3期11卷 35-59页
作者:卢江 陈弼文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倾听时代声音,直面现实,从全局角度做出一系列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及其实现
收藏 引用
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 第12期 84-90页
作者:刘同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如何推进新时代高校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是一项事关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也是不可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难题。通过阐释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功能和教学方法来寻求破解难题的路径:在"何以特殊"即课程定位问题上,既需要明确想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