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6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西会通与现代汉语“文学”概念的形成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2期75卷 130-141页
作者: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在中国传统的“四部”图书分类之下不可能有“文学”概念,中国古代没有把诗、词、小说、戏曲等统一起来的概念。现代“文学”是从西方通过日译的中介而进入中国的,它本质上是西方知识体系分类的产物。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即西方“lit...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评书书道的传承性和差异性考论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2025年 第2期43卷 61-75页
作者:李源 高玉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中心 
评书艺术产生后,其口头文本的情节基干被艺人称为“书道”。书道先是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随着社会发展和媒介变革,书道在口头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文字记载和影音记录。传统评书的书道具有差异性特点,表现为同一流派在不同时期、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西游记》在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集中呈现方式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外语研究》2025年 第1期42卷 106-112页
作者:罗炅 高玉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了解《西游记》在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集中的呈现,是了解其在海外传播和接受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文学史集的编纂理念和评介话语,探究《西游记》在海外接受态度的变化;结合国内外研究,反思文学史集编者对小说作者及其思想艺术的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数据看宋代美学研究的重点、转型、扩容
收藏 引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1期24卷 64-76页
作者:毛长森 林华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宋代美学研究在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整体框架中居于关键位置。宋代美学研究长期以来以艺术美为核心,但近十余年来,正逐渐突破这一研究格局,走向更加符合中国美学原貌的多元关联型研究模式。宋代美学研究的变化既体现在原有结构中艺术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术起义与以暴制暴——论本雅明对现代“艺术神学”的斗争策略
收藏 引用
《韶关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46卷 99-108页
作者:方裕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1 
技术是本雅明展开现代性批判的核心切入点,现代“艺术神学”的统治逻辑造就了“政治审美化”的暴力美学,实证主义与高扬线性直线进步观的历史主义通过在自然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双重先验化,进而共同串联起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形而上学闭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福根斯与鲁克丽丝》的元戏剧特征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 第5期40卷 150-158页
作者:郭晓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福根斯与鲁克丽丝》是英国15世纪末期剧作家亨利·默德沃创作的一部间插剧,也是英国现存的第一部世俗戏剧。该剧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戏剧语境和舞台环境,并通过戏中戏、对文学和真实生活的参照、自我意识、戏剧/文化复合体等手法,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的三重涵义--兼谈作为书名的event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 第6期36卷 81-90页
作者:阴志科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伊格尔顿2012年出版的《文学事件》与事件哲学有没有关联?如果有,为什么伊格尔顿直到第五章才开始讨论event?为什么这些讨论仅仅局限于其中的一小节?为了回答这些疑问,我们不得不梳理一下他所运用的部分概念。伊格尔顿的"结构/事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学的六大讨论焦点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0年 第6X期 4-9页
作者: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09年的艺术学,有五大焦点在热烈讨论,而还在被继续讨论和研究,它们是:一,艺术学由起源引起的学科问题与术语问题;二,华语电影与中国的国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三,谍战电视剧定义与惊险美学新变;四、小沈阳现象及其所关联的艺术与文化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学:复杂演进和术语纠缠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1年 第3期 5-12页
作者: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艺术学作为艺术之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复杂的演进过程。艺术学在其独立之时,有其自身的特殊语境,此后出现三种甚为复杂的流向:一是想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学的一般艺术学,二是由特殊艺术学而引出强调门类艺术特性的跨学科研究,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线的艺术”说:质疑与反思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8年 第9期 67-78页
作者: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用“线的艺术”来言说中国书画乃至中国艺术,是中国进入世界现代进程以来的美学话语,关系到非常复杂的内容和呈现为非常复杂的演进。到20世纪80年代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把书法称为线的艺术,并将之扩大到整个中国艺术,“线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