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说课是指执教者在精心备课基础上,面对同事、专家或评委,在指定的时间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把自己对一节课创造性的设计及理论依据表述出来,然后由听者评说的一种集体教研形式[1]。通过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一起成为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说课作为课堂教研活动重要的载体,受到一线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比赛重要的载体。
摘要: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尤其在小说中,一些内容反复出现,但每一次出现又有略微的不同,这样重复的内容就带上作者的特殊情感,进而有了特别的意义。美国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认为,“重复”的含义是“有事件或场景的复制、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中的复制和在一部小说中重复其他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和事件”。
摘要:以往的高中小说教学多是基于三维目标去设计问题,这些课例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已经不太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笔者仅以高中课文《变形记》为例,就高中小说教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环节予以阐述。这些环节包括:在导语中诱导素养,在感知中启发素养,在交流中浸润素养,在练习作业中强化素养。
摘要:诗歌是一门艺术,如何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呢?本文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试着从吟咏诵读、品味鉴赏、联想想象三个角度引领学生走进高中诗歌鉴赏的大门,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摘要:诗人穆旦的新诗《我看》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是该诗首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该诗与《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等作品共同构成“活动·探究”单元。该单元的任务一为“学习鉴赏”,即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五首诗作,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摘要:纵观2016年全国卷3套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在设计时都遵循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基本原则,同时试题凸显了如下风格:遵循考纲,突出“双基”,体现学科能力和素质要求;贴近生活实际,注重能力考查.试卷较全面地覆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实验设计能力方面的考查.
摘要:大单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目标引领、评价先行,可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UbD理论注重逆向思维,要求从预期学习效果着手去思考教学,以此为依据,可更好地设计大单元教学。教师可围绕“学生学习要到哪里去”“怎么验证学生到了那里”“学生如何到那里”三个核心问题,依据UbD理论强调的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阶段,设计贯通大单元的三个环节,以终为始,站在学生的立场,提升教与学的效度。
摘要:运用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实施概念教学再通过模型教学,深化学生对减数分裂概念的建构,在"做中学"中培养科学素养。
摘要:本文着眼于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从语言文字运用、要点归纳、知识点选择和题型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命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比较的方法,先呈现有瑕疵的题目,再举出相对应的好题,展示高考部分真题的瑕与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环节开展情境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