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对生命、人性的悲悯认知与表达——沙玉蓉小说论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4期35卷 71-73页
作者:赵修广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沙玉蓉在小说园地20余年不辍耕耘,《孤雁》《葫芦》《红芋谣》等篇,对现实生活既有依循生命逻辑、因果规律的本真描摹,又有朴拙诚挚、灵动飘逸的笔致与发人深省的艺术升华。人物有实在的性格内涵且独具艺术特色与风韵。这些作品字里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年戏曲史教材之书写与戏曲学专业意识之建构
收藏 引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 第4期16卷 48-50页
作者:任荣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自《宋元戏曲史》连载至傅谨的《中国戏剧史》出版,戏曲史的书写走过了一百年。百年戏曲史的书写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戏曲学专业意识建构过程。《宋元戏曲史》虽将戏曲纳入现代学术体系,但其研究立足点是文学,缺乏以戏曲为中心的专业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汪曾祺饮食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
收藏 引用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年 第2期35卷 71-75页
作者:李一聪 任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汪曾祺的饮食文学作品数量众多,学者已有诸多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深层次挖掘汪曾祺饮食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韵味,阐释其所写日常之物蕴雅趣,日常之事传闲情,日常生活艺术化等独特的审美趣味。再从儒道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孙犁《铁木前传》中比喻辞格研究
收藏 引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 第4期9卷 63-64页
作者:刘玉琼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孙犁对比喻辞格情有独钟。《铁木前传》中的比喻大都采撷自日常生活,带有强烈的浪漫色彩,比喻或新颖奇特、或活泼生动、或妙趣横生。作者把对人物的感情、对人生的真切体验和对合作化时期的政治态度不露痕迹地外化成文学语言,创造出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庄子》寓言修辞
收藏 引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 第3期11卷 25-26页
作者:臧慧敏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生态批评旨在揭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庄子》寓言中涉及文学与自然关系的言论十分丰富,其中拟人、夸张修辞手法对自然之"道"的阐释,隐喻修辞手段的"生态化"取向以及绿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现代通俗文学所受的西方影响——以程小青和徐訏为例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1期32卷 20-24页
作者:王晓文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虽然就源流而言,主要是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但在20世纪前半期整个中国文学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也注意吸取西方通俗文学的艺术经验。程小青的侦探小说《霍桑探案》是对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的模仿借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河岳英灵集》看孟浩然的诗歌
收藏 引用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 第3期19卷 75-77页
作者:陈慧敏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将盛唐时期优秀的诗歌著作大多都纳入其中,他选取诗人孟浩然诗歌共六首。他品评了诗人孟浩然的诗风和生平,摘取了诗中的句子进行赏析。故文章以殷璠选取的几首孟浩然诗歌为蓝本,以小见大,探讨孟浩然诗歌的审美内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之仪与黄庭坚的交游及对其人品书法的评价
收藏 引用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1期30卷 23-25页
作者:付嘉豪 王玉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作为苏门文人,李之仪与黄庭坚之间交游较为频繁,关系甚为亲密。他们相识早,且有同朝为官的经历,彼此之间诗文唱和,相互欣赏。李之仪还注意搜集黄庭坚的作品,并为之作了一些题跋,从中表现出对黄庭坚人品以及书法艺术的钦佩之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写实到荒诞——余同友小说论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4期37卷 57-61页
作者:赵修广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余同友早期小说以写实笔法反映社会转型中乡野草根阶层物欲追逐中的命运轨迹,显露了新锐思想力度与艺术创造潜力。近期作品尝试荒诞派手法,以悲剧意识与视角切入当代社会小人物生存状态,体现了现实困境中寻找救赎之道的努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梅、陈蝶仙的戏曲教育对当今高校戏曲课程的启示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6期34卷 181-184页
作者:任荣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当今高校戏曲课程存在着过分强调向舞台艺术靠拢,而忽视文学性,过分追求视听,而忽视创作实践两个误区。民国时期吴梅和陈蝶仙两人则是通过结社雅集和创作训练的方式来讲授戏曲。通过对二人戏曲教育经验的研究,我们需要纠正当前高校戏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