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网络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联系日趋紧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数学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利用技术支持平台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能够很好地落实上述要求,为学生重构学习环境,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教与学。教育部于2018年颁布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
摘要:如今,编程作为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相较于图形化编程,文本编程需要更高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有必要提供教学支架帮助学生设计算法、完成编程任务。虽然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应用教学支架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但鲜有研究探讨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教学支架对其计算思维发展的影响。为此,文章面向初中生Python编程课程,以136名初一学生为对象,分别应用算法、程序以及有限型支架,开展了一个学期的准实验研究,以探究三种不同类型教学支架在发展初中生计算思维方面的差异。综合量化和质性数据发现:在计算思维技能方面,程序支架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明显优于算法和有限型支架;在计算思维自我效能感方面,算法和程序支架均有显著性提升效果,且学生原有计算思维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提升效果越显著。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信息科技教师开展计算思维教学实践提供基于证据的学理支持。
摘要:剔彩与剔犀的制作流程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剔犀的漆色有两至三种,而剔彩的漆色较丰富。这件制作于明宣德年间的圆形剔彩捧盒。盒内髹红漆;盒身通体采用红、绿、黄、黑四色漆交替髹涂,共13层,剔彩层由内而外依次为红、绿、黄、红、黄、黑、绿、黄、黑、红、绿、黄、红;盒盖平顶先用开光法剔出圆形线框,再将开光处剔至最底层红漆刻出斜方锦地,然后剔出缀满果实和花朵的林檎一枝、黄鹂两只。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