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 第4期26卷 1-9页
作者:杨勇 郭子雄 薛建阳 赵鸿铁 聂建国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4 
通过淹钢混凝土标准推出试验(push-outtest),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受力机理、粘结强度和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16个标准推出试件,主要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型钢埋置长度、横向配箍率和型钢的混凝土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3期34卷 399-404页
作者:杨勇 张志伟 聂建国 郭子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4 
结合两个设计实例,按照我国现有的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对型钢混凝土-钢结构竖向混合结构和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的设计方法分别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现有设计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内外关于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振动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2007年 第1期23卷 1-4,9页
作者:杨勇 杜明珠 聂建国 郭子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4 
随着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结构在工业厂房、电厂以及城市桥梁中的应用,组合板振动特性逐渐受到业主和设计人员关注。本文对四种类型共16块两端简支的BONDEKⅡ型闭口型压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进行模态试验,得到了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 第4期21卷 60-65页
作者:杨勇 郭子雄 聂建国 赵鸿铁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 第5期28卷 78-86页
作者:杨勇 郭子雄 聂建国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4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主要形式,包括型钢混凝土-钢结构竖向混合结构(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土竖向混合结构(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两种主要类型,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性能优势并且应用广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分析
收藏 引用
《基建优化》2005年 第4期26卷 62-66页
作者:杨勇 郭子雄 聂建国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泉州36202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4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基建优化》2005年 第6期26卷 100-103页
作者:杨勇 郭子雄 聂建国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泉州36202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4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组合结构和高强混凝土两种建筑推广新技术的优化组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介绍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分析了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