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6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地震灾害和意外事件下建筑结构抗倒塌研究:进展和展望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25年 第4期42卷 1-24页
作者:林楷奇 吴苏静 郑俊浩 李易 陈素文 陆新征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州350116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北京100084 
建筑是城市安全的主要承灾体和城市功能的承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的公共、商业等建筑以满足各类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地震灾害和意外事件都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各类倒塌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基于模拟到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25年 第3期42卷 1-17页
作者:陆新征 廖文杰 顾栋炼 许镇 郑哲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北京100083 
建筑结构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模拟与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为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模拟的设计为超出设计规范的特殊结构或特殊工况设计提供了关键手段,其关键难题是发展可以准确、高效模拟结构在地震、火、风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浮放石碑文物建筑隔震设防指标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25年 第4期42卷 159-166页
作者:艾华浩 许松健 王锶钰 王载 潘鹏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将石碑文物集中浮放于博物馆中有利于文物的展示和维护,但在地震作用下馆内浮放石碑容易因博物馆建筑未合理防震而发生破坏。对博物馆建筑采取隔震措施是提高博物馆建筑抗震能力,进而保护馆内文物的有效措施。为指导博物馆建筑隔震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强铝合金箱形偏压柱稳定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25年 第2期46卷 201-210页
作者:李贝贝 沈锋 王静峰 王元清 莫帅 欧阳元文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先进钢结构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合肥230009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广西大学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4 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100 
为了研究7A04-T6高强铝合金偏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能,进行了8根箱形截面柱偏压静力试验研究。分析了材料力学性能、偏压柱破坏模式和稳定承载力;基于验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偏心率、截面宽高比、板件宽厚比和构件长细比的高强铝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烈度地区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美抗震设计方法对比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 第2期36卷 1-9页
作者:胡妤 赵作周 钱稼茹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按照中美相关抗震设计规范分别对位于中国8度抗震设防区和美国典型高烈度区域(旧金山地区)的两栋层高与结构相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设计。介绍了抗震设计过程中根据中美相关抗震规范确定的地震作用参数与材料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960 MPa高强度钢材轴心受压构件局稳定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 第1期35卷 126-135页
作者:施刚 林错错 周文静 王元清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针对960 MPa高强度钢材轴心受压构件的局稳定性能,对4个箱形截面试件和4个工字形截面试件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试件的局稳定性能,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美国和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应设计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各国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跨度固接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关键技术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 第S1期36卷 87-93页
作者:周萌 刘诚 陶慕轩 聂建国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固接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相比于传统混凝土楼盖、纯钢结构楼盖及铰接组合楼盖具有跨度大、结构高度小、用钢量少、受力性能好、整体性强等优势。目前,限制大跨度固接组合楼盖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善的实用分析计算与设计方法。以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 第10期34卷 24-31页
作者:杨悦 刘晶波 樊健生 聂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以钢板代替受力钢筋,通过栓钉将外侧钢板与内混凝土板相连,二者共同作用形成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根据钢板布置形式的不同,可将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分为单面钢板-混凝土组合板(SSC)和双面钢板-混凝土组合板(DSC)。通过对4个SSC试件和3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Ⅰ)——极限承载能力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 第11期45卷 39-50页
作者:陶慕轩 聂建国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楼板的空间组合作用对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抗侧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是设计中最为关心的两项基本性能,该文重点研究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首先建立边节点弹塑性精细有限元局模型,研究极限状态下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Ⅱ)——刚度及验证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 第2期46卷 42-53页
作者:陶慕轩 聂建国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组合框架结构抗侧刚度及内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梁-壳混合模型对影响组合框架梁等效刚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提出组合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简化计算公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