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短肠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广泛切除后,残留功能性小肠过少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多数病人需长期依赖肠外营养提供能量。作为短肠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非移植手术已有术式的适应证不断被探讨、临床效果不断被验证及新的术式不断被发掘。实践证明,以“小肠倒置术”为代表的“增加食物转运时间”的手术成功率低,改善营养水平有限,已不做推荐。以“缩窄肠管直径、增加残余小肠长度及吸收面积”为核心理念设计的术式如小肠缩窄延长术(LILT)、连续横向肠管成形术(STEP),效果较为确切,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术式。作为LILT、STEP适应证补充的螺旋延长缩窄术(SILT)是一种最新手术方式,其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摘要:慢性放射性肠炎(CRE)的病理特征为肠壁纤维化和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约1/3的CRE需要手术治疗。理想的手术策略是切除放射性损伤的肠管并进行一期消化道重建。结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高清影像、灵活操作优势和本中心多年的CRE确定性手术经验,我们首次将机器人应用于CRE确定性手术,并在戳卡布孔、手术入路、粘连松解策略及消化道重建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
摘要:目的调查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行手术干预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3年12月11—22日,以全国范围内161家医院中具备胃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资质的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设计《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行手术干预的现况调查》问卷进行研究。问卷通过微信方式发放,软件平台为问卷星。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233位医师填写问卷,问卷回收率、问卷有效率均为100.00%(233/233)。(2)医师基本信息。233位医师中,男213位,女20位;年龄≤30岁、31~40岁、41~50岁、>50岁的医师分别为1、47、109、76位;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医师分别为193、36、3、1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分别为133、75、21、4位;执业年限>20年、11~20年、6~10年、≤5年分别为125、88、19、1位;工作单位属省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省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及以下医院分别为102、58、59、14位。(3)晚期胃癌转化治疗情况。233位医师中,所在科室每年收治胃癌患者>100例的占比为54.94%(128/233),81.97%(191/233)的医师所在科室具有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经验;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成功行手术切除比例>5%的占比为66.52%(155/233),初诊行腹腔镜探查+腹腔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明确肿瘤分期比例≤10%的占比为51.50%(120/233)。(4)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策略选择。233位医师中,63.52%(148/233)的医师常规会向患者提及经转化治疗后可能再获手术机会;在晚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后继续行姑息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中选择肿瘤耐药、后续化疗免疫或者放疗等相关不良反应及远期毒性加重、远处转移器官进展占比分别为85.41%(199/233)、79.83%(186/233)、68.67%(160/233);晚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后后续治疗选择多学科诊疗评估治疗策略、腔镜探查明确手术可能、继续原方案姑息治疗占比分别为85.41%(199/233)、50.21%(117/233)、18.45%(43/233);转化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时,97.85%(228/233)的医师考虑再次评估行手术切除可能。(5)晚期胃癌转化手术获益人群、治疗模式和评效时点选择。对选择“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时,考虑再次评估行手术切除”的228位医师进一步问卷调研。在晚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的可能获益人群中选择靶向标志物特征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高表达占比为94.74%(216/228),选择仅有肝转移占比为82.46%(188/228)。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患者首选两药化疗+免疫治疗方案占比为53.07%(121/228),对HER2阳性患者首选化疗+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方案占比为67.54%(154/228)。83.33%(190/228)的医师选择转化治疗后3~6个周期行手术治疗。94.74%(216/228)的医师选择增强CT检查评价转化治疗后疗效。对于转化治疗后,促使医师考虑行腹腔镜探查手术的肿瘤征象中,92.54%(211/228)的医师选择原发肿瘤及其周围淋巴结较基线显著缩小。63.16%(144/228)的医师认为应停药3~4周后行手术治疗,57.02%(130/228)的医师认为应达到R 0切除。对于手术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患者,64.04%(146/228)的医师认为术后需继续行6~8个周期治疗后维持治疗至1年。术后非pCR的患者,59.65%(136/228)的医师认为术后需继续行6~8个周期治疗后维持治疗至1年。结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我国临床医师多数考虑转化治疗后行R 0切除,术后继续行6~8个周期治疗后维持治疗至1年。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