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文章梳理先进地区实践经验,发现高强度城市建设是阻碍城市通风的关键,通过构建空间传导有效和标准化的技术范式,将风环境建设衔接至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是降低建设工程对风环境影响的重要方法。首先,构建地区多尺度通风廊道规划体系,明确不同层级风环境评估目的、评估重点和应用场景。其次,完善制定风环境相关标准,并衔接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通过规划传导保障风环境管控要求。最后,构建协同规划建设管理制度的风环境评估技术应用路径,全过程评估风环境敏感区。从宏观到微观逐步实现风环境的精细化管控。
摘要:目前,最常用的改性沥青是SBS改性混合料的方法,本文介绍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高温稳定性验证、低温抗裂性验证和水稳定性验证等各种路用性能验证,以及在湖南省某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实践表明:1、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表面渗水系数,以及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都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2、SBS改性沥青在生产工艺上,除了在温度控制和拌和时间上有别于普通基质沥青,其他工艺流程与基质沥青相同,不需要更加复杂的施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施工等特点;3、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方面都能满足规范要求,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摘要:随着服役年限的不断增加,部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渐渐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即"白加黑"逐渐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重视。本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技术展开研究和探讨,结合某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的方法和加铺沥青混凝土方案,供同行参考。
摘要:我国地理环境多样,道路桥梁建设环境复杂,软土路基的建设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道路建设难题。本文从提升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以及软土路基的常见应对措施三方面,分别论述了软土路基在道路工程中的具体内容,旨在帮助建设者们更好地开展道路建设工作,提升我国道路工程的工程质量。
摘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突出了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优化建筑工程发展成效,能够维系城市的优良形象。在城市化建设阶段,应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对市施工技术应用有效管理,优化施工技术应用质量。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应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对策,加大对市政施工技术应用管控力度,基于严格性与严谨性的基本要求,提高市政工程建设安全系数,使其满足城市化建设要求,为城市居民出行、交通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摘要:本文立足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当下中国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管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道路桥梁行业相关人员提供经验借鉴,推动我国道路桥梁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当前,大都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推进公交导向开发(TOD)和公交都市建设成为国内外大都市空间发展与交通战略的焦点。理解公交导向开发的融资、规划和政策等制定机制是评估其实施效果的重要前提。受限于不同的空间和体制差异,TOD政策及实施通常呈现不同侧重点,进而导致不同的实施效果。本文以深圳和西雅图的TOD政策为对比案例,探讨中美不同空间和体制背景下TOD在发展理念、融资结构、物质形态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深入理解公交都市建设的内涵和优化路径。研究表明,与深圳市相比,西雅图TOD政策注重轨道交通与低收入社区的融合,以政府补贴或鼓励市场参与来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保障性住房建设;在规划、融资及实施等环节,注重"谁受益、谁支付"原则来推进轨道交通的多元融资,且注重利益相关主体的深入参与,以提升方案可实施性。基于此,我国未来公交导向开发应加强轨道交通与低收入群体的空间融合,推进轨道交通多渠道融资,并加强融资政策和规划方案制定的公众参与。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