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湖南省昆剧团"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表演艺术的营销特征及操作
收藏 引用
《艺海》2009年 第5期 130-131页
作者:孔次娥湖南省昆剧团 
剧团从事了十余年的演出营销工作,有了一种深刻的体会:表演艺术,尤其是古老的昆曲表演艺术,看起来似乎与挣钱八竿子打不到一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湘昆唱腔音乐——四声调值及腔格
收藏 引用
《艺海》2012年 第8期 38-39页
作者:唐邵华湖南省昆剧团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具有强烈地域性差异。而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是戏曲赖以发生、发展的土壤,正是这一土壤造就了戏曲"一体而万殊"的艺术形态与艺术风格,赋予了戏曲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戏曲剧种的划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曲音乐与昆曲声腔
收藏 引用
《艺海》2015年 第10期 68-71页
作者:蒋锋湖南省昆剧团 
昆曲绵延至今已有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戏剧形态。它把曲词、音乐、舞蹈、美术、表演融为综合艺术,在明清之际已被称为“雅部”、“正声”,此后一度称霸剧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官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则见风月暗消磨--记追随蔡正仁老师的学艺之路
收藏 引用
《艺海》2023年 第2期 36-38页
作者:王福文湖南省昆剧团 
与昆曲相遇,是命中注定,也是必然选择。在我的从艺之路上,有一个人给了我最深的影响和滋养,是他的言传身教坚定了我追逐梦想的信心,甘心在昆曲世界沉醉终生。他,就是我的师父——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先生。1998年,我还是一个在湖南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兰苑新苗吐芬芳
收藏 引用
《艺海》2013年 第9期 38-39页
作者:周洛夫湖南省昆剧团 
三月阳春,风和日丽,鲜花盛开。3月15日至17日,由湖南省昆剧团、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郴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办,郴州市演艺中心协办的“小桃红、满庭芳”——美丽郴州赏昆曲专场演出活动获得好评如潮。优秀青年演员王福文是剧团近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汗水浇灌艺术花——扮演《刺虎》费贞娥有感
收藏 引用
《艺海》2016年 第10期 39-40页
作者:刘婕湖南省昆剧团 
昆曲传统折子戏中,有著名的"三刺",即《渔家乐》中的《刺梁》、《一捧雪》中的《刺汤》和《铁冠图》中的《刺虎》。三戏的主角邬飞霞、雪艳娘、费贞娥都以旦行应工、唱做并重。就表演难度而言,三戏相比,尤以《刺虎》为甚。《铁冠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昆曲丑行之美——以《孽海记·下山》中小丑和《水浒记·活捉》中副丑表演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海》2024年 第4期 36-40页
作者:刘荻湖南省昆剧团 
昆丑是昆曲艺术中的重要行当,根据角色的身份地位和人物性格等不同又呈现出不同面貌。本文以《孽海记·下山》中的本无一角以小丑应工,以及《水浒记·活捉》中的张文远一角以副丑应工,分别论述其表演特色,为昆丑表演提供一定经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牡丹亭》里的春香
收藏 引用
《艺海》2018年 第11期 45-46页
作者:王艳红湖南省昆剧团 
春香是《牡丹亭》中的一个低微的丫鬟,也是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物,春香虽只是《牡丹亭》里的一个配演,却也是帮助杜丽娘推开封建思想大门的那个人,春香的形象塑造是《牡丹亭》在舞台艺术呈现上一个突出的贡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小闹”到“胡闹”——由《闺塾》看春香的人物性格
收藏 引用
《艺海》2018年 第7期 25-27页
作者:王艳红湖南省昆剧团 
《牡丹亭》是昆曲中的名剧,也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剧中主人公杜丽娘是深受历代观众喜爱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从春香的角度,主要由《闺塾》一折,解析春香的人物特性以说明春香一角对全剧起到的重要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武有所扶,文有所依——论昆剧《扈家庄》的刀马旦表演对人物内心的塑造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年 第9期 138-140页
作者:刘婕湖南省昆剧团 
刀马旦是中国戏曲里的一种角色名称,专门负责表演剧中需要武打的角色,属于武旦中的一种,即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刀马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同时还得长于做工,而且有时候说白、工架都很重要。目前,很多昆曲演员只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