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沈尹默民国时期书法述论
收藏 引用
《创意城市学刊》2019年 第1期 224-232页
作者:马青云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 
民国书法的主流是以碑为本,兼采法帖和墨迹。而沈尹默的书法由帖转碑,又由碑转帖,主要取法于法帖和墨迹,追求二王的审美趣味,具有显著的书风倾向,并以此来兼融北碑,形成了气韵沉酣、清新刚健的艺术风格。沈尹默顺应了书法发展的客观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嘉业堂藏书楼的设计与管理——兼论对现代图书馆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遗产》2014年 第5期 72-80页
作者:韩玉芬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分院 
嘉业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精的私家藏书楼。1924年岁末,由著名藏书家刘承建成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鹧鸪溪畔。嘉业堂藏书楼的设计及管理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及人文性等特点;其藏书通过借阅和刻书得到了有效利用。作为一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艺术在旅游中的传承——以湖州为例
收藏 引用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 第2期15卷 49-52页
作者:朱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中国的许多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局面,而旅游者又愿意通过民间艺术来了解地方文化和习俗,所以借助旅游业来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以湖州为研究对象,对民间艺术的类型进行了梳理,并就其在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来书道在吴兴——费新我艺术的文化生态和地域气质
收藏 引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 第2期12卷 42-46,38页
作者:马青云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费新我先生的书法艺术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他勇于探索,不断新我,把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费新我的艺术生命同样离不开他所生活的地域、社会和时代环境。湖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江南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校园特色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京剧服饰艺术馆教学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 第12期 250-250,252页
作者:周媛远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浙江湖州213164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作为学校近年来一项创新工作,如何使这一校园亮点持续"保鲜"、"保温"也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服饰馆这一校园亮点着手,遵循学校教学改革思路,将服饰艺术馆与相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户外文字的文化意义分析
收藏 引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 第4期12卷 60-62,66页
作者:陈雅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城市户外文字是城市公共环境中出现在各种户外载体上的文字符号,具有视觉文化、语言文化和书法艺术等文化意义。城市户外文字作为一种视觉文化,以其图像性、空间性和碎片化特征,影响着城市户外空间的视觉审美、信息传播与多元创新;作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沈尹默书法的民国新异之色
收藏 引用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 第3期36卷 30-34,58页
作者:马青云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民国书法的主流是以碑为本,兼采法帖和墨迹。而沈尹默的书法由帖转碑,又由碑转帖,主要取法于法帖和墨迹,追求二王的审美趣味,具有显著的书风倾向,并以此来兼融北碑,形成了气韵沉酣、清新刚健的艺术风格。沈尹默顺应了书法发展的客观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城与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
收藏 引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2期7卷 71-74页
作者:丁国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金城是民初北方画坛的领袖人物,也是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创意的提出者和直接经办人,对我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金城具备的近代博物馆学的资质与能力,与其家庭环境和国外留学考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州联语中的历史与风情
收藏 引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 第4期9卷 56-58,63页
作者:马青云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联语是一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湖州联语承载了诸多的地方历史、风情的文化内容,亦文亦史,亦庄亦谐。湖州联语不仅撰制水平相当高,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还由于联中的人、事、物涉及到湖州乡土人情和轶事掌故,成了湖州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传统绘画到现代小说:汪曾祺诗化小说解读
收藏 引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3期5卷 53-55,59页
作者:蔡建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中国传统艺术的共通性以及汪曾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偏爱,使他在小说创作中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丰富营养,以草根性书写和开放性结构完成了其小说召唤性意境的创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