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精播条件下不同类型花生品种N肥用t和密度与产t的教学模型,探讨肥料与密度的产量效应及优化配置。分析表明:(1)大花生花育22号在产量潜力、最优措施组合方面与小花生鲁花12号有一定差异。花育22号最高产量可达到6498.6kg/hm^2,最优措施组合为:N肥115.8kg/hm^2+密度20.9万株脯;鲁花12号最高产量可达到5792.9kg/hm^2,最优措施组合为:N肥101.9kg/hm^2+密度22.2万株。(2)大花生对肥料更为敏感,而小花生对密度反应更为强烈。当N肥用t和密度低于最优组合值时,N肥每增加1kg,花育22号平均增产18.2kg,比鲁花12号高6.3kg;密度每增加1万株,鲁花12号平均增产92.3kg,比花育22号高24.5kg。因此,小花生精播更要注意发挥密度的增产作用。(3)大花生产量在5000kg/hm^2以上的措施组合为:N肥109.0~156.2kg/hm^2,密度17.5-25.7万株/hm^2;小花生鲁花12号产t在4000kg/hm^2以上的措施组合为:N肥86.6~147.2kg/hm^2,密度18.5~25.8万株/hm^2。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