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甘肃敦煌研究院"
416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奥登堡考察队拍摄的莫高窟历史照片──《俄藏敦煌艺术品》第三卷序言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01年 第1期 5-7页
作者:樊锦诗 蔡伟堂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 
1914年奥登堡率俄国第二次西域考察队,专程考察敦煌莫高窟,摄影了大量的洞窟内外的照片。由于种种原因,今天莫高窟的外貌以及窟内壁画、彩塑已有较大的变化,或不存或毁坏。对此,奥登堡当年的照片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资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冯国瑞敦煌莫高窟杂诗五十首校注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08年 第2期 90-96页
作者:李国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 
《冯国瑞敦煌莫高窟杂诗五十首》系冯国瑞先生于1955年参观敦煌莫高窟时所作,它们反映出50年代莫高窟人对敦煌艺术的基本理解,且未收入《绛华楼诗集》当中,故将此加以校注刊布,以慰先生后裔宏愿。笔者校录时保持原稿全貌,诗句中夹有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石窟保护与展示工作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09年 第6期 1-3页
作者:樊锦诗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 
数字技术在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展示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数字技术,对敦煌石窟艺术的全部信息进行记录,同时也应用于洞窟壁画现状调查、日常监测等保护工作,又为美术临摹工作的线描稿起稿提供了技术支持。采用数字无线传感器网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敦煌壁画音乐艺术的美学观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00年 第4期 89-94页
作者:庄壮敦煌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本文从音乐对应排列、乐器造型多样,音色混合配置等角度探讨敦煌壁画音乐艺术中的美学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P.172与莫高窟五代宋窟顶壁画关系试论──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三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00年 第3期 37-42页
作者:沙武田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 
S.P.172白描稿经诸家认为可能为“坛样图”或“曼茶罗”而作者认为,该画稿在归义军。曹氏画”早期被改造用作设计绘制莫高窟第98、108、100等窟窟顶壁画的底稿。特别是第98窟,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窟,影响了莫高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纳米Ca(OH)_(2)加固遗址土室内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2023年 第8期44卷 2221-2228页
作者:郭青林 李平 张博 裴强强 王彦武 水碧纹 孙满利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试验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陕西西安710127 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甘肃敦煌736200 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甘肃敦煌736200 
无机材料以兼容性强、耐久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土遗址加固,特别疏松结构土遗址加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微纳米Ca(OH)_(2)具有分子结构小、加固效果显著和耐久性好等特点。以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为代表,制备密度为1.5 g/cm^(3)的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祇园精舍图》到《劳度叉斗圣变》的主题转变与佛道之争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01年 第2期 4-13页
作者:殷光明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甘肃敦煌736200 
《劳度叉斗圣变》是敦煌艺术中的主要题材之一。本文认为随着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进程,这一题材经历了一个从印度的《祇园精舍图》到中国的《劳度叉斗圣变》的主题转变过程,它的出现、发展到成熟应与中国历史上的佛道之争有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段文杰先生对敦煌研究事业的贡献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11年 第3期 1-3页
作者:樊锦诗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 
2011年1月,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长段文杰先生因病逝世。段文杰先生于1917年出生于四川锦阳,1946年到敦煌开始敦煌石窟艺术的临摹和研究工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段文杰先生是《敦煌研究》期刊的创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莫高窟雕塑数字化与艺术表现——以莫高窟第158窟三身雕塑为例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09年 第6期 109-111,I0007,I0008页
作者:吴健 余生吉 俞天秀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甘肃敦煌736200 
作者以莫高窟第158窟为研究对象,将窟内三尊塑像通过前期平行移动多点摄影方法和后期计算机拼接及艺术处理,获得了高精度全景图像,最终以全新视角展示了该窟彩塑颇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使观众更深切感受到敦煌莫高窟的石窟佛教氛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北朝交脚弥勒菩萨图像组合研究
收藏 引用
《五台山研究2023年 第4期 15-21页
作者:祁晓庆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甘肃兰州730030 
敦煌北朝石窟造像当中有很多交脚坐像,其弥勒菩萨的身份几乎已在学界达成共识。经研究发现应该将交脚坐像及其座椅靠背上的织物折角视作一个完整的图像组合,在新疆石窟、河西北凉石塔、云冈石窟、犍陀罗和巴米扬佛教造像中找到了大量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