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型荧光衍生试剂TMDEPAB-Ⅰ的设计合成及其在HPLC分离荧光检测巯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分析科学学报》2014年 第5期30卷 631-636页
作者:郭小峰 马丽娜 王红 张华山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本研究以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BODIPY)为荧光团,碘乙酰胺为衍生基团,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巯基化合物荧光衍生试剂1,3,5,7-四甲基-2,6-二乙基-8-苯基-(4-碘乙酰胺)-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TMDEPAB-I)。以TMDEPAB-I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多巴胺修饰棉花固定金属离子用于磷酸化多肽的富集
收藏 引用
分析科学学报》2017年 第5期33卷 613-618页
作者:王倩 何小梅 冯钰锜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本文通过多巴胺自聚合在天然的棉花纤维表面,构建了仿生聚多巴胺(PDA)膜层,然后利用儿茶酚羟基固定Ti^(4+),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固定金属亲合色谱(Immobilized Metal 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IMAC)材料Cotton@PDA-Ti^(4+),并将其用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Hg2+侧流检测模型的设计和应用
收藏 引用
分析科学学报》2017年 第6期33卷 775-779页
作者:毕畅 迟丝雨 李贞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本工作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过程,以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UCNPs)作为能量供体,以金纳米粒子(AuNPs)作为能量受体,通过适配体识别Hg^(2+),在硝化纤维素膜(NC)上制备侧流检测试纸条。Hg2+的参与会拉近能量供受体距离,引起检测区UCN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光发射分子转子的设计与合成
收藏 引用
分析科学学报》2017年 第5期33卷 677-680页
作者:吕维杰 毛志强 刘志洪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粘度对细胞微环境的维持非常重要。检测细胞内的粘度一般采用分子转子,而目前大多数的分子转子发射波长较短,不利于生物成像,为此我们设计了基于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机理,通过共轭双键连接吸电子基和给电子基的红光发射的分子转子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纳米金和脱氧核酶荧光探针检测铅离子
收藏 引用
分析科学学报》2013年 第3期29卷 312-316页
作者:谭代娣 何悦 唐宏武 庞代文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本文以"8-17"脱氧核酶为识别靶标的配体,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金(AuNPs)和脱氧核酶的荧光信号放大法检测Pb2+的探针。"8-17"脱氧核酶由一条底物链(17DS)和一条酶链(17E)组成。在底物链的一端修饰荧光基团6-羧基荧光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细管区带电泳-红色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磷酸化氨基酸
收藏 引用
分析科学学报》2018年 第4期34卷 445-449页
作者:夏丽君 郭小峰 王红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以自行设计合成的1,7-二甲基-3,5-二苯乙烯基-8-苯基-(4′-氧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DMDSPAB-OSu)为高活性红色荧光衍生试剂,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ZE-LIF)分离检测磷酸化苏氨酸、磷酸化丝氨酸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壳型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5年 第11期45卷 1159-1177页
作者:彭叶青 李志豪 刘子恩 袁荃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徐州221008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纳米粒子具有优越的物化性能,如光稳定性、连续发射能力以及锐利的多峰线发射,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上转换纳米粒子由于易发生表面猝灭效应,会大大降低量子产率,从而阻碍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业锌粉中金属锌和全锌含量的分别测定——分析化学设计实验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年 第4期37卷 44-47页
作者:谢敏 丁琼 杨鹰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介绍一个新型的分析化学设计实验,包含实验设计、样品测定及结果讨论等内容,需要18学时完成。本设计实验主要是依据锌及其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分别测定工业锌粉中金属锌和全锌的含量。通过本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