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G-四链体DNA稳定剂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 第4期44卷 484-494页
作者:郑小辉 穆舸 谭彩萍 曹乾 毛宗万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人体端粒由富含鸟嘌呤(G)的DNA重复序列组成,该序列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形成G-四链体DNA的结构.小分子化合物诱导该结构的形成并使之稳定,不但可以抑制端粒酶的活性或降低癌基因的转录表达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还可以作为G-四链体DNA的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肿瘤乏氧检测研究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 第2期47卷 133-143页
作者:孙伶俐 计亮年 巢晖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州510640 
在肿瘤内存在乏氧区域,肿瘤的乏氧与肿瘤的抗化疗、放疗及恶性程度等密切相关.对肿瘤内的乏氧区域进行成像可能有助于研发新的癌症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此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对肿瘤乏氧成像中乏氧探针的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二胺均三嗪衍生物的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电化学及光谱性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 第1期41卷 I0001-I0001页
作者:陈禹 许文超 寇军锋 魏绪辉 虞波乐 巢晖 计亮年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钌(II)多吡啶配合物在光化学、物理学、光催化、电化学、光电化学、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分子组装等领域一直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钌(II)多吡啶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往配体上接入各种不同类型官能团,可以设计出各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钌(Ⅱ)配合物[Ru(btz)3]2+和[Ru(btz)(dppz)2]2+的合成、DNA键合及光断裂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B辑)》2009年 第9期39卷 1004-1004页
作者:于会娟 黄淑枚 李吕莹 贾海娜 巢晖 计亮年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含有联噻唑的钌(Ⅱ)配合物[Ru(btz)3](CIO4)2(1)和[Ru(btz)(dppz)2](c104)2(2)(btz=4,4’bithiazole,dppz:dipyrido[3,2-a:2’,3’c]phenazine).通过元素分析、ES-MS、1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潜在开放金属位点的Zn(II)-有机框架多孔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吸附性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 第11期41卷 1769-1769页
作者:江继军 杨睿 熊鹰 李垒 潘梅 苏成勇环境与能源化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金属-有机框架多孔化合物(MOF)由于其微孔结构的可设计性、可调节性和优越的吸附性能,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气体分离、储存、催化、药物传输等方面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改变金属中心离子和功能化的配体,进而合成大量的MOF化合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